“聖上請進。”蕭桓神態恭謹地,這裏是地處萬青森林深處,在茂密的森林中央有一座石木搭建而成的祠堂安靜的屹立在那,祠堂上方有一塊古老久遠的木質牌匾,上麵書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古字,蕭氏祠堂。
蕭氏的祖先在大限將近之時,命蕭氏子孫於這萬青深處建立祠堂,寓意蕭氏家族永遠昌盛鎮守北疆。
蕭桓緩緩地推開木門,由於年代久遠木門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祠堂內布滿著點燃的蠟燭,外麵高大茂密的樹林遮住了陽光的照射,搖曳的燭光照射下,屋內黑影晃動。地上鋪設的是一塊塊整齊石板,左右豎立兩兩成對的石柱,一直向燭光最盛的靈位台上。蕭氏家族曆代逝者牌位都整齊的放在那一層層的木桌之上,背靠牆壁,供子孫拜祭。
“她在後麵,蕭氏祖訓不讓女子如祠堂,但她是我蕭氏未出閣的子孫,所以隻能放在後麵。”
“朕知道,你有心了。”
蕭桓沒有回答,領路在前,穿梭於石柱間的過道,高殷默然無語地跟隨其後。足音回響在偌大的祠堂之中,蕭氏的祖先注視著他們,生者的走動仿佛驚動了他們,牆壁上倒映著竄動的黑影。
這裏的每一位蕭氏祖先都曾經在北地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堅毅剛強一如他們腳底下的土地,他們從未向任何人低頭,執著的守護著蕭氏的榮譽與北地的子民。
燭光逐漸灰暗,與前堂的燭光閃耀形成了鮮明對比,仿佛在走向黑暗。走在前麵的蕭桓停下腳步,眼前的是一個一號的前堂,木桌上的靈牌都寫著軍稱與人名:北寒王府近衛軍統領荊傑,北寒軍破虜將軍鄭峰這裏是蕭氏為了感激那些一生忠於蕭氏的勇士所設立的祠堂。蕭桓停在桌前,抽出桌上的三隻祭香,點燃後向著桌上牌位舉了三躬,黑暗持續向前延伸。桌上的空餘位置是等待著鮮活的人所來填滿。
“妹妹的靈位在這兒。”蕭桓指著一張單獨放在旁邊的木質桌道。
高殷靜靜地點點頭,緩步走向桌上那孤零零的靈牌。
愛妹蕭晴兒之位。
蕭桓看著已經死去妹妹的牌位,眼前又顯現出了當年那****的帝都,刀光劍影,親人逝去。他的父親瑞蕭德大哥蕭平二哥蕭格還有妹妹都在那場****中死去。在蕭桓的印象中蕭德有一張時刻嚴峻的臉,當年蕭桓找到他和二哥時,蕭格已經被亂刀砍的分不清模樣,而蕭德莊嚴地坐在一座山坡上,手中緊緊握住伸進土中布滿鮮血的寶劍。
大哥蕭平死時不過二十出頭,剛剛成婚前不久,時認禁衛軍副統領,正是因為身處要位而未參與到奪位的鬥爭中,而被監國的太子構罪處死。父親正是因為目睹了愛子慘死。才會堅定站向當時勢弱的高殷一方。其實大哥才是北寒王真正的繼承人,他既是長子,又是生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