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輸了,輸掉的不止帝位,還有他的愛情,他的美夢。
如果他隻能一死,他願意死在那高高的皇位之上。他是一個帝王,那裏才是他的歸宿啊。李鴻正欲往龍座移去,卻被李洛揮臂攔住去路:“你有什麼資格做皇帝?”
一聲高呼,驚醒出神的香君,她俯身看著天煒:“煒兒,我們走吧?”她不喜歡這裏,就像十年前一樣的不喜歡。這裏四位爭逐皇位的男子,有三個都曾深深傷及了她。帝位就真的那麼重要麼?重要到讓他們不顧兄弟情義地背棄,重要到兄弟之間兵刃相見。
煒兒無論有多聰慧、早熟,隻是一個孩子。香君不想讓他過早地接觸到皇權的血腥與殘忍,拉著兒子的手,可煒兒並沒有離開的意思。天煒沒想到那璧玉盒中竟是留下那樣的字條。真的好不甘心,這樣算什麼嘛?還以為先帝爺的遺詔之中,指定了他才是新君,不曾想卻是一句話、幾個字。
這遺詔不但令煒兒感到意外,同樣令所有人感到意外。滿朝文武都希望遺詔能給他們一個新的君王,然這樣幾個字,誰也不知道該擁誰為帝。是依舊身處帝位之尊的李鴻,還是李滄、李洛,但恐怕他們誰也不服李鴻坐上皇位。不服李鴻就意味著即將燃起更凶猛的戰火,大殿中央,人人都能感覺到一股戰火的氣息,似炸開鍋的沸水,議論如潮似水。
突然,人群中傳出一個老者的聲音:“住手,都給我安靜下來!”
此人正是先帝的兄長、左臂王李謀,因是庶出當年與帝位無緣,但與先帝的感情最好,年齡也隻差兩歲。李謀雙手抱拳道:“各位文武同僚,今四位皇子爭奪皇位,先帝遺命,德行天下,能者居之。各位以為,應當擁立何人為新君?是讓鴻重登大典,還是長皇子滄為宜,亦或安王洛、康王浩……”“再則天命所歸,擁皇孫李天煒為新君?”
一席話畢,大殿上再度沸騰起來,說什麼的都有,七嘴八舌好不熱鬧。滿朝文武有擁李鴻的,更有擁李滄、李洛的,還有一些人擁李浩為新君。亂成了一鍋粥,已成幾派,幾派之間的群臣開始了他們的舌戰。
“我擁鴻殿下!”
“擁洛殿下!”
……
李謀看著滿殿的文武,揮揮雙臂,示意眾人安靜,滿朝文武視若無睹,繼續他們沒有結果的爭執。李謀一急,揮劍劈開桌案,“嘩啦——”聲落,桌案斷成兩段,眾臣才注意到已經撥劍的李謀,頓時安靜下來。
李謀道:“今日璧玉盒開,真相大白,各位同僚自當有個主意。各位文武大臣先行回府,明兒一早彙聚於此議擁新君。”
李滄欲離開,隻聽左臂王李謀道:“今日各位新君人選不得離宮!”
天煒抓住母親的手又緊了兩分,新君人選不得離宮,是為了防備有人再動兵戈,還是李謀要趕盡殺絕?亦或是為了給眾人一個公平競逐的機會?
大殿左右過來十餘名太監宮人,將他們領到各宮安歇。
宮門外站滿了禦林軍侍衛,疊疊重重,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