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美使用法眼一看,這個自稱昆侖的漢子,乃是築基中期境界的修士。她心裏暗暗納罕,什麼時候九局出現了修仙者,而且一出現就是築基修士?
盡管有些納悶,但盡美也不想失了禮數。她作了個書生揖,道:“請恕在下困惑,修仙界與九局向來井水不犯河水。九局怎麼會想起與我正氣門談判了呢?”
她並沒有懷疑昆侖的動機,也沒有懷疑昆侖的身份。昆侖頭頂籠罩著龍氣,隻要是修仙者就能很容易看到。
昆侖異常嚴肅道:“人類麵臨生死危機,修仙界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應付這場危機。相信以孟子民本思想,定能與九局聯合,共同應付人類危機。”
盡美聽到昆侖所說人類危機,既震驚,又十分重視。
正氣門是與孔子幾乎齊名的孟子所創。孟子跟孔子遭遇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周遊列國,向各個國君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這些推銷因為不受當時國君的重視,從而夭折。晚年著書立說,以收徒育人為樂。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仁政,明確提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正因為這樣的主張,他才不受當權者待見。
晚年著書立說的同時,得異人傳授修仙心法。由於孟軻一心為民,心中充滿浩然正氣。因此,他把浩然正氣引入他的修仙心法,從而創出一種獨特的修仙法門。這就是正氣門的來曆,也稱浩然正氣門。
正氣門因為親民的關係,在世俗曆練時間,比其他門派都多。有時候,他們也會在民間尋找很有才華的讀書人。資助他們讀書,考取功名,以治理國家。
說句實在話,孟子的思想雖說重民輕君,符合現代人的思想。但是,在古代,人民生活在最底層。孟子非要讓民在君之上,顯然思想過於幻想,幼稚。
現在,昆侖提出人類麵臨危機。作為正氣門的老一代弟子,盡美非常重視。
她慎重道:“昆侖閣下,此地不是說話之處。請跟我來。”
盡美說完,當先轉彎,向村中心走去。
來到村中心,這裏是一間小廟。是一個小小的四合院,麵南朝北,長寬不超過二十米。正門牌匾上書:啟聖祠。
按說,孟子被後代帝王封為亞聖,孟廟應該稱謂亞聖廟。而這裏卻是啟聖祠,不過,這樣一個小村裏供奉這樣一尊大神,委實有些詭異。
走進啟聖祠,東西兩邊是偏殿,正北是正殿。迎門塑著孟子的塑像,麵容清臒,卻一副仙風道骨的風儀。
繞過孟子塑像,來到塑像後麵。隻見盡美肅立恭候,而她身邊五個弟子,已經不見蹤影。
沐玉君微微點頭,知道正氣門的道場就在這裏。
盡美拱手後,轉身走進一個小門。沐玉君沒有猶豫,直接跟了進去,其後眾人次序進入。
踏入小門,沐玉君感到自己仿佛不辯上下。很快,他就感到自己正踩著一塊青石。而自己竟然位於一座山峰之巔,腳下是深不可測的峽穀。
壁立千仞,山腰處白雲嫋嫋,看不清下麵的景物。耳邊微風習習,似有呢喃之聲。
“問爾修仙何所用,一片丹心歸去與?”
這是問心嗎?應該是孟軻悟得大道後,殘留在此處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