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寒蟬淒切。
曠野當中,許晨斜靠在一座新築的墳前,望著空中飄動的白雲,不知在想些什麼,口中半截草根,伴隨著咀嚼,絲絲縷縷的苦味開始彌漫。
少年不知愁滋味,這句話放在那些衣食無憂的膏粱子弟身上或許比較合適,但是放在許晨身上卻是一點都不應景。
年少喪親,窮困潦倒,許晨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迷茫,什麼叫做滿腔愁緒。
許晨從沒見過自己的父母,打記事起,就是跟著爺爺許老頭生活。
許老頭平日裏靠種地為生,賺錢雖然不多,但勉強可以養活祖孫倆。
因為吃過不識字的苦頭,所以許老頭不想再讓許晨步自己的後塵,手頭寬餘時,最先想到的便是請教書先生來家裏,教許晨讀書識字。
但就在昨日,陪伴了許晨十六年的爺爺也去世了,就在村西頭那間最破舊的房子裏。
這下許晨算是徹底的無依無靠了。
許老頭走後沒有給許晨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除了一間破房子,就隻剩下一頭年邁的老牛了。
房子因為年久失修,早已經破舊不堪,要不是鄰居多次幫著加固,恐怕早就坍塌了。許晨自己也知道值不了幾個錢,所以幹脆就以一頭毛驢,外加二兩銀子的價格,轉讓給了村裏開豆腐坊的牛二叔。
至於老牛,許晨則一時犯了難。
老牛溫馴聽話,陪伴了祖孫倆多年,不曾因家貧而欺主,白日田間辛苦耕耘,夜間屋外磨米磨麵,可以為這個家付出了所有。
如果賣給屠夫的話,肯定隻有死路一條,許晨有點於心不忍。
最後他想了想,還是決定送給村裏同樣以種地為生的宋大爺。
宋大爺是村裏公認的老好人,平時誰要是有個病啊災的,他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手。更難能可貴的是,宋大爺從來不殺生,將老牛交到宋大爺手裏,許晨放心。
同樣的,這樣也算對老牛有了個交代……
不知過去了多久,許晨才收回視線,他轉身在墳前跪倒,輕聲開口道:“爺爺,先生曾,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孫兒打算離開五裏村,去外麵的世界轉轉,希望您能保佑孫兒一路順風。”
話落,許晨對著墳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隨後拿起地上的包裹,對著不遠處的毛驢走去。
翻身上驢,許晨輕輕一拍驢屁股,毛驢頓時撒開蹄子往前奔去,帶起一縷塵土。
許晨選擇的第一站是青雲州首府青雲城,他很早之前就聽別人過,青雲城是青雲州最繁華的地方,城內大商鋪林立,經商的、做買賣的比比皆是,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可以,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
不過這還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最吸引他的地方還在於,青雲城武風甚濃,上到名門世家,下到普通百姓,基本上人人都有武藝傍身,從古至今聲名遠揚。
到了那裏,如果有幸能被某位前輩高人一眼相中的話,立馬就可以鹹魚翻身,從此不光能脫離水深火熱的生活,還能實現自己多年的一個夢想!
其實,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許晨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江湖夢,夢想著有一可以仗劍騎馬行走江湖,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大俠。
不過眼下他的情況卻與想的有點相差甚遠,眼下他隻能掕枝騎驢踏征程。
一人一驢這一走就是六,除了中間吃飯和睡覺的時間,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在趕路。
終於,在第七中午的時候,一人一驢走出了大青山,來到了一條寬敞的大道上,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麵不遠處有炊煙升起,這讓許晨精神為之一振。
此刻的許晨看起來落魄到了極致,蓬頭垢麵,滿身塵土,樣子有點慘不忍睹。他座下的也不是什麼千裏良駒,而是一頭腳力平平的劣驢,連續趕路已經累的夠嗆,耷拉著腦袋,直喘粗氣。
一人一驢風塵仆仆,滿麵塵土,像極了逃難的。
到底是個涉世未深的雛兒,一路走來,許晨可以把所有的苦都給嚐了個遍。
悶頭趕路本來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再加上旁邊連個聊話的人也沒有,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寂寞無聊。
起初他還有心情欣賞周圍荒涼的景色,但很快就變得興致缺缺,最後幹脆趴在毛驢上睡了過去。
可這一睡不要緊,等他醒來才發現都黑了,更讓他氣惱的是,毛驢半道上竟然拐到路邊啃草去了,這一啃就是多半,肚子撐得不,路硬是沒挪一步,你這氣人不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