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風漸緊(1 / 2)

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走走停停,等到一家三口回到了江寧時,已是西風漸緊時節,秦敏學在官任上大部分的薪俸都用在了營造歸田時的這條退路上了,三年下來,倒也算頗具一番成果,二十來畝水田,一座前後院相連的宅子。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回來後看到自己多年來的心血所在,秦敏學甚為滿意,本就是爽朗之人,便不再去想那些失官丟仕的黯然之事。秦檜對於這方田園鄉村的莊園更是喜愛無比,距離江寧城裏也就半日的車馬功夫。於是,秦敏學夫婦便商議了一番,將家中所有的剩餘積蓄拿出來購置了幾個仆人丫鬟,又將那二十來畝水田托人租給了附近的佃農,靠收租來盈利,這麼一來,倒也是個康之家了。李氏閑不下來,每日便帶著家裏的幾個丫鬟織布紡紗,而秦敏學則每日都去私塾裏邊教那些稚童識字讀書,這一行為受到了街坊鄰裏的盛情頌揚,都稱讚他是大善人,這讓秦敏學心裏甚為受用。

秦檜每日要不就在溪頭釣魚,要不就在仆人的陪同下蕩舟蓮田采摘蓮蓬,再就和一群夥伴去江寧城中玩耍,每日都過的好不愜意。秦敏學起初擔心其每日嬉戲荒廢了學業,便要求秦檜去私塾聽他講學,秦檜不樂意,秦敏學執拗不過他,便以考核其學業為由,每日考核一些詩詞文章,不曾想秦檜每次都能對答如流,便暗喜其資聰慧,伶俐善記。如此一來,便默許了他的每日嬉鬧。

史書有雲:上元之民善商,江寧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藥,善橋之民善陶,秣陵之民善織,竇村之民善刻。果真如此,秦檜家的水田在那些佃農的精耕細作之下,收成頗豐。這一日,李氏打算帶著兩個丫鬟去秣陵村購置一台織機,家裏的織機前兩日壞了,秦檜剛從江寧城中回來,一聽母親要去秣陵購置織機,眼前一亮,便嚷嚷著要一起去,李氏執拗不過他,便答應等晚上秦敏學回來之後告訴他一聲,明日再去。晚上一家人吃過晚飯,一起圍坐在院中的石桌前閑聊。李氏向秦敏學起了打算去秣陵村購置一台織機的事,還不等秦敏學有所回應,秦檜便插言道:“母親,你多購置十幾架回來吧”。秦敏學皺皺眉頭,佯作生氣的道:”檜兒,大人話呢,你一個孩子插什麼話啊“。秦檜聞言,從凳子上站起來,理直氣壯的:”孩兒年底一過就十二了,不是孩子了,哼“。秦敏學見狀被逗的哈哈大笑,李氏則是笑語盈盈的摟過秦檜,秦敏學緩了口氣道:”就算你是大人了,可是一次性購置十幾台織機,家裏哪裏用的過來嘛,難不成你想累死你母親啊“。”爹,你可真笨,我又沒買來織機讓母親一個人織布,咱們可以用較低的價錢雇人來織布嘛,按一匹布多少錢給他們錢,織成的布咱們可以拿到江寧城中或者更遠的地方去賣嗎,價錢稍高一些,咱家不是就可以從中賺取差價了嗎?“完便趴在桌子上扳著指頭算了起來,一匹布賺五文差價,二十匹就要一百文呢,更何況還不止這個價錢呢。秦敏學和李氏越聽眼前越亮,不禁暗自稱奇,檜兒好生聰慧啊,這等法子自己怎就沒想到過呢,看來檜兒不僅是個讀書的材料,經商也很有頭腦啊。這時秦檜從桌前戰了起來,打著哈欠向還在盤算當中的二人打了聲招呼,便會房間睡覺去了。秦敏學夫婦坐在那裏又好生合計了一番,一架織機也就幾兩銀子,買二十台也就三十來兩銀錢,織布紡紗按熟練的村婦手法數日便可織成一匹,更何況可以一半來織布,一半來紡紗,再拿去江寧或是其他地方去賣,可以賺不少差價呢,少也有好幾十近百兩吧,,,,,商議到這裏,兩人便敲定了,明一起去秣陵,購置二十台織機,再雇一些婦女,可以將織布的地方放在後院,,,,,到這裏,兩人眼中已經充滿了對這種新鮮方式的嚐試欲望了。秦檜躲在一根柱子後邊,看著兩人這副神情,不由的微微一笑,推開房門這才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