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仰仗胡老爺抬愛。”

消解誤會之後,二人進入鋪子。

胡萊整理了一下賬本悉數交與劉掌櫃。

然後將劉掌櫃引至櫃台後麵。

胡來指著櫃台後的一塊地板道

“這塊地板下是逃生密道,平日莫要在上麵堆放任何雜物,若遇到任何緊急情況隻需扳動這裏。”

著伸手將櫃台上的一個裝飾物輕輕一扳,暗道應聲而開。

“這個開關打開的時候,密庫的門也會隨著一並關死,不用擔心。暗道下有幹草堆,可以放心跳下去。”

胡萊跳了下去招手示意劉掌櫃跟著下來。

“這開啟暗道和關閉倉庫門的力量來自於這塊巨石,每次開啟後要從後院用牲口或者人力將這塊巨石重新懸起。”

“若遇到任何緊急情況不要猶豫,這條暗道直通胡府的後門。”

將鋪內各種機關用法授予劉掌櫃之後胡萊便放心的離去了。

出了鋪子胡萊拎著一個大布包徑直向著著衙門走去。

隨著國力昌盛,商業活動日益繁榮,

“千錢不足米一兩”加之銅錢“私鑄頗多,先千錢不足二斤,後甚者,千錢不足一斤。”

因此銅錢因為價值微和笨重漸漸的被摒棄,白銀成為了主流貨幣,但是各大商會和各地官府鑄造的銀錠純度規製都不同。

因為私銀爭執而打官司甚至鬧出人命時有發生。

永昌六年,為了整治民間各種銀錢規製不一導致各種交易手續繁雜的問題,朝廷頒布新政,廢除銅錢,立銀錢製。

各個衙門增設銀錢吏,由各地官府戶部稅吏代擔,一切官錢、雜規銀、私銀均可無限製的兌換為由九份官銀一份銅合鑄的長方形官錢。

每枚含官銀一錢、一兩、五兩、十兩、五十兩、一百兩六種麵額。

民間稱之為官錠、官定、定錢。一錢的官錢民間又因其形狀稱之為官簽、銀簽、簽銀。

由於官錢既耐磨損又能免去熔鑄銀錠時的火耗而且方便結算,各大商會也樂於將收到的雜銀碎銀兌換為官錢。

因為官錢的統一規製方便了商業交易,促進了商業發展。

在頒布了兌銀令後兩年,永昌八年,為了進一步規範銀錢方便大宗商品流動交易,朝廷發行了龍寶鈔。

最低麵額十兩,此外還有五十兩、一百兩、五百兩一共四種麵額。

龍寶鈔輕便易攜帶,而且官府為了推廣,龍寶鈔交易免征住稅,廣受各大商會和商隊的歡迎。

因為再也不用專門雇傭大量武人保護行駛緩慢的銀車了,直接兌換成寶鈔快馬輕騎便可帶著幸苦錢回家,導致遠途貿易風險與成本大大降低,市場氛圍因此極端活躍。

雖然寶鈔兌換成現銀要“每千錢加付百錢”,但是輕便便攜的特性和無形中免去了銀錢過關的關稅,依然受到了包括商隊鏢局趕考的書生等需要長途跋涉的人們的歡迎。

到了衙門口胡萊徑直走向了一個偏廳。

八方商會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又是當地的包稅人,胡萊自然輕車熟路。

“呦!胡少爺有何貴幹。”

案上一堆賬簿堆中,站起一位老吏,渾身散發著墨汁與芸草混合的氣味。

“兌點銀錢”

胡萊著將手上的布包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