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1 / 2)

星曆元年,高等文明造訪始星球,原住民的第五次工業革命結束。

星曆五年,遺留自來訪者的財富開始被逐漸發掘並公告世界,文明的進程被成倍數地加速,科技的瓶頸隨之突破,人類終於有勇氣再次幻想頭頂星空。

星曆十一年,代號“曦”的聯合艦隊啟航,沿著來訪者留下的星空航線,向高等文明帶去原住民的問候。

星曆十三年,位於始星球極點的觀測站收到了來自高等文明的反饋,信號被輸送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原住民沸騰。

星曆十四年,第二艦隊“牛頓”進行空間跳躍。

星曆十六年,高等文明科技對接始星球一年之後,數千萬年塵埃之下的超古代文明被成功解析,浩瀚如海;征服的欲望開始膨脹。

星曆十八年一月,星空封鎖。

星曆十八年十三月,始星球戰爭爆發。

星曆二十一年,原住民文明終結。

星曆八六一年,原始社會秩序開始形成。

星曆一二一二年,各地遺跡被發掘,文明開始複蘇。

星曆一三六一年,進入“新人類”時期。

星曆一五四四年,新人類開始外太空殖民。

星曆一七八四年,文明碰撞,血與火之歌。

星曆一七九八年,新人類以武力進入高等文明議會並得到認可,而後新人類勢力“星環塔”成為議會一員。

同一時代,主星係與殖民星係結束了百年亂世,在雙方都付出了足夠代價摸清對方下限之後終於選擇了和平對話,在虛偽的歌頌中雙方成為了共同聯盟,世界秩序交由“星議會”維係——

中部機械帝國對接外界文明,成為“星議會”的劍與盾;西方奧法王庭維係各階級的平衡以及統治;東方劍閣遊離世界之外,負責居中協調。

由三巨頭建立的社會新秩序在隨後的時間裏逐漸成熟並完善。

在此背景之下,新人類文明收斂了外露的獠牙,開始了一段平穩的發展。

作為文明的起源,越來越少的人還記得始星球的過去,而在聯邦的曆史教材中,也隻是輕描淡寫地提了一筆。

隨著新人類文明的第二次擴張,始星球已經越來越邊緣化。

三等星體,地球。

第三十一次星議會,全票表決通過了對始星球的更名處理,代表一切起源的“始”成為了中央星的獨有頭銜,首都星人民歡呼雀躍,載歌載舞數月不休。

同時,始星球正式更名地球,劃入三等星體範疇。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

文明進入星空時代後,資源匱乏成為了不可能的命題,隨時有新無人星被發現並開掘,大量的稀有或新型資源通過空間傳輸技術流向中部,然後帝國的那群科學怪人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與之匹配的技術和設施普及全世界。

星人類對頭頂的星空似乎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執念,然而根據黃昏協定,歸屬於“星環塔”範圍中的生命體,每年隻能擁有少數十幾個探索星空的名額,而且幾乎都被王庭的貴族們壟斷。

對於占人口超過90%的平民來,踏足星空的機會勝過一切奢侈品的享受。

這份渴望從何而來,反而無人追尋。

窺探星空者,格殺勿論——《禁空》。

星空時代背景下,頭頂的星之所在全成為了絕大部分新人類的生命禁區,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所幸是發達的信息傳導技術讓虛擬現實和超距離互聯成為了可能,借助光信號,新人類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裏完成他們想要的一切,以此為載體,光網聯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