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之所以叫河州,是因為夾在了赤水河和白銀河兩條大河之間。有河自然有魚,有魚就會有魚民。
俗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河州的大多數人都是以打魚為生。
在赤水河的中央,有一湖心島,因形似彎月而得名月亮灣。
在臨近中午的時候,月亮灣來了一位不宿之客。
一位還在破船上,撿魚的漁民,抬頭一看問道:“這不是處嗎?回來看你爹呀?”
“哦,回來看我爹。王叔身體還是這麼硬朗,不知今日收獲可好?”周處隨口問侯了一句。
“王叔身體不行了,沒你爹身體好。早晨趕集時,遇見你爹,還起你呢?聽你出征打仗了,現在平安回來就好,你爹肯定會高興死的。”老王笑眯著眼道。
“老王……回家吃飯了。淨顧著拉家常,連吃飯都忘了。”
遠處一個老婆子喊老王吃飯,惱怒地發了滿腹的嘮騷。
“那我先去了啊!你也趕快回家,不定還能趕上飯。”
老王招呼了周處一聲,自己去了。
“呃,那王叔慢走。”周處禮貌的客氣了一句。
“那人是誰呀?好像很麵生。”那老婆子問走過來的老王。
“他家兒子,處,你不記得了?時候你還抱過的。”老王提醒老婆子道。
“他呀!就是那個為了當官,連姓都改了的不孝子。他都多少年沒回來了,回來準沒好事。”老婆子一臉不屑。
“就你個烏鴉嘴,你們女人家懂什麼?頭發長,見識短。不了了,回家吃飯。”老王數落起老婆來。
當周處順著記憶中的路,往家裏走的時候,好像一切都回到了0年前,他離開家的情形。這裏的一切都未變,變的隻是他這個人和他的心。
周處穿過竹林的徑,看見三間瓦房,一個茅草亭。一個和自己有著八分相像的老人,正坐在亭中飲酒吃菜。
近處竹林邊,一個中年婦女,正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在曬網。由於離得較近,婦女往徑上看了幾眼,才不確定的問了句。“
“你是處嗎?”
“是我,二嫂好。”周處很落寞的回了一句。
“爹這段日子一直念叨你呢!”婦人轉過頭,看了看孩子。
“飛兒,叫三叔。”
“三叔好。”
孩子順他媽的意叫了一聲,周處遞上路上買的禮物,那孩子翻開蓋子,發現是紅豆糕,抓了一塊,送到嘴裏,又抓了一塊,飛快的向亭子跑去。
邊跑邊喊:“三叔回來了,三叔回來了,還買了紅豆糕。”
待跑到了老人身邊,將糕放在了碗中。
“爺爺你吃糕。”
那老人摸著孩的頭,很慈祥地道:“爺爺不吃,你吃吧,飛兒真是個乖孩子。”
“爹。”
周處這會兒已經走了過來,輕聲叫了一聲。
“你給我滾,我姓陸,你姓周,我沒你這樣的兒子,你給我有多遠滾多遠。”拿著筷子,指著周處,怒氣衝衝的喝道。
“爹……,孩兒這次闖大禍了,你一定要救救孩兒。”周處一下子跪在了地上,聲淚俱下,哭得情真意切。
臉上露出一股無奈。
“蘭兒你帶飛兒去老王家玩吧,我和處兒有些事要。”
那叫蘭兒的婦人福了一福,帶孩子玩去了。
“想不到老夫躲了這麼多年,還是躲不了這一劫。這裏沒旁人了,你起來吧!
當年你誌在功名,我攔都攔不住。為了你將來惹禍不連累家人,我假意和你斷絕了父子關係。讓你隨你幹爹姓周,一來周家朝中有人,可以讓你平步青雲。二來讓你沒有後顧之憂,以免你大哥二哥給你拖後腿。所以家中紅白喜事,你送來的禮物,都讓我扔回去了,希望你理解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