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朝恩怨(1 / 2)

萬仁敵帶領楊蘇,樂毅一路飛馳,曉行夜宿,到達千仞城之時,心中終於有了決定。

傳真無雙能夠飛遁地,而且有探報,他真可以通過一個像燕子一樣的東西飛行,所以想要超過他,提前到達鐵山關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八王爺已經能夠掌控鐵山關的局麵,自己又沒有去,那就是一種失算了,再皇命也不可違,便命樂毅帶著密旨和一幫探子先打一打前站,自己先留在千仞城等消息和整頓兵馬。

千仞城依山而建,三麵是險峻異常,拔地而起的石山,一麵是正對著交通驛道的人造城牆,易守難攻,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玄國最後一道險防線。

城內沒有百姓,全部都是駐守的精兵,有兵馬兩,常年備有糧草,可支撐所有人馬半年的吃喝,守住了這,就掐住了突突大軍的咽喉,這也是萬仁敵留守此處,靜觀其變的原因。

沒過多久,探子傳來了鐵山關被夜襲失守,雲龍、八王爺、樂毅等敢俘當街處斬,塔娜單於領中路軍沿驛道向千仞城方向進軍,吉姆領右路軍沿另一條路繞開千仞城,向前推進的消息。

萬仁敵估計吉姆是想繞道從千仞城後方直撲京城,心中震驚不已,按理,鐵山關是不可能會被攻破的,但事實卻擺在眼前,現在什麼都晚了,想來隻有一種解釋,可以行得通。

那就是透視狗烹,雲龍獻並後,對突突沒有了利用價值,就被殺了,隻可惜樂毅跟著自己鞍前馬後這麼多年,死得如此憋屈,不由得流下淚來。

“王爺也勿須難過,樂毅從去的那一刻起,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況且能替王爺去死,也是死得其所,如果再出現這種情況,在下也會這麼做的。”楊蘇站在一旁,安慰了一下萬人敵。

“是啊……!大丈夫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是作為軍人的榮耀,但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吾輩難以做到阿!”

萬仁敵感歎了一句,畫風突轉,又問了一下楊蘇。

“你真無雙和樹海哪裏去了?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麼陰謀?”顯得毫不在意塔娜和吉姆之意。

楊蘇晃了晃腦袋,理了一把胡須道:“這件事還真是耐人尋味,按理,這種重要時刻,他們作為主要將帥,應該領軍行動才是,但偏偏不在軍中,很可能有什麼別的陰謀,真無雙經常做這些出人意料之事,我馬上給探子飛鴿傳書,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找到真無雙的蹤跡。

“好,那就辛苦你了。”萬仁敵道。

看到楊蘇從書房離去,萬仁敵提筆寫了一封奏章,將這邊發生的情況和自己的一些應對措施寫上,差人以800裏加急緊急送往京城,請萬世進行定奪。

但在數後,東線的金牌探子傳來消息,赤那突然死亡,樹海和真無雙從安東城回草原爭位去了,平定了岱欽內部,還招降了武安。

安東淪陷,這已在萬仁敵的意料之中,並且早就做好了應對之策,隻是沒有料到真無雙會在這個時候拿下安東,轉頭一想,樹海要上位,必然要平定內部不和的部族,這就需要調兵鎮壓,安東一平,候魯格馬部就可調動自如,這也不失為一步高招,心中也就有些釋然了。

其實雙想著從安東回草原,根本就是被逼的,開始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後來走之前才和樹海商議這事,純粹是誤打誤撞的無心之舉,非萬仁敵想的經過什麼謀劃。

不過萬仁敵可不在意這些,既然對手不在,他就準備先虐一虐塔娜,先拿下她祭旗,殺一殺突突大軍的士氣再。

吉姆走的那條道,不適合大批人馬進軍,推進應該十分緩慢,他也在奏章中安排了陳湯帶兵阻截,並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萬世接到奏章後,心情沉重,難道大玄國幾百年的江山,就這樣葬送在自己手裏了嗎?他自認為自己自當當上了皇上之後,一心想著擴大版圖,做出一番宏圖偉業,不想像自己父皇那樣守舊,庸庸碌碌的過一生。

哪知事情會變成這副模樣,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但也不得不麵對這樣殘酷的現實,於是隻得按萬仁敵所奏,將京城最後的5萬玄甲軍交子陳,阻截吉姆大軍,調瘠州十萬人馬馳援京城,調千仞城周邊府縣人馬,馳援千仞城,並令正在賑災的萬仁立即回京,準備西撤。

到西撤,朝中的一幫文武官員不由得讓他頭疼,根據陳剛查來的證據來看,朝中就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都像封從虎一樣,與突突有牽扯,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個兩個也就罷了,都是叛徒,怎麼可能?於是認定這是真無雙的一個陰謀,加上雲龍巳死,便沒有動封從虎,他還須要封從虎震住摩訶國,也是這次撤退逃亡的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