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睡眠質量差,但他還不知道身上有黑氣的事,他隻最近兩,早上他總是在客廳醒來,晚上躺在床上,早上坐在沙發上。
劉哥問他做的什麼惡夢,年輕人夢到他家屋裏躺著好幾具屍體,血流成河,都是被刀給捅死的,割斷了喉嚨,血噴得到處都是。
茶館老板消息靈,不能夠啊,如果這片兒發生這麼嚴重的人命案,他肯定早就聽了。
劉哥幾人也點頭是,從這樓蓋好,他們都是第一批住戶,幾人常出來溜達,要是區發生過如此恐怖的凶殺案,他們準能聽到信兒。
這片區剛建成五年,提到新區這個詞,茶館老板似乎想起什麼來,他之前看過一篇新聞報道,講的是地產商在蓋樓的時候,工地發生命案,但死者並不是工地的工作人員,而是幾個查不出身份的未知者。
因為他們和工地沒半毛錢關係,這篇報道隻登過一次,就沒下文了。
茶館老板當時也是出於獵奇心理,對這篇報道很感興趣,還遺憾沒有後續報道,算是變成懸案了。
有人跑到施工的工地,連殺數人,又不是為了拋屍,這自然算是奇事。
劉哥追問茶館老板,記不記得是哪的事,茶館老板巧了,要是旁的日子他肯定不記著,偏趕上那是八月十六,他八月十五沒賞月,因為常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他特意等十六才泡茶賞月,順便翻翻手機新聞,看看新鮮事兒。
十六的新聞,發生凶案的日子是前一,也就是陰曆八月十五,有了這條線索,我們一起劃拉手機,搜索那的新聞。
茶館老板隻記得事,不記得事件中的地點和人名,但有時間和大概事件,查起來也不算太難。
何況我可以向‘場外朋友’求助,讓單位的同事幫我查查當時那件事。
我來做兼職,可以回家睡覺的同事像得了大救星似的,把他們平時用得著的、用不著的調查方法、以及可能用到的人脈關係,全部整理成冊,傳到我手機裏。
我需要辦什麼事、找什麼人,上麵都寫得清清楚楚。
上麵注明查陳年往事、時事新聞,就要找電腦高手吳鍵盤,當然這是他的外號,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用電腦的時候從來不用鍵盤,隻用鼠標。
我和靠窗那桌同時查,他們幾個人,還沒有吳鍵盤一個人快,我加的是他微信,他回消息很快,沒兩分鍾就發過來一個網頁鏈接。
我點開鏈接,頁麵上的內容,全是與工地凶案有關的新聞報道。
發生這麼大的案子,但從這些報道的內容來看,明顯是有人不想讓事情鬧大,內容含含糊糊,輕描淡寫,甚至沒提工程名稱。
吳鍵盤發完鏈接,又發來一句話,同時期,在那個片區開發地皮的項目,隻有一個,就是我對麵的春江區。
所以報道如果屬實,案發地肯定是在春江區的施工現場,讓吳鍵盤查資料有個好處,他可以直接聯係辦案方,拿到內部資料。
確定是春江區,他就聯係了這片的警局,調了幾年前的卷宗,果然,案發的第一現場正是12樓7號門。
沒人知道幾名死者為什麼跑到那間屋子裏去,他們要幹什麼,凶手到今都沒找到。
不僅如此,死者的身份也是一直沒確定,骨是無名骨、案是懸奇案,調查一段時間之後,警方隻能放棄。
考慮到開發商、建築公司的名譽,這事登報的時候故意沒提名道姓。
也就極少人知道區在徹底建成前,發生過這麼一檔子事。
當時的居民樓建得就差安裝門窗了,如果發生凶案的消息散布出去,這的房子能賣出去,也是跳樓價。
一刀割喉,這手法可不像是普通人會使的,而且幾名死者各個是這死法,明凶手有兩下子。
年輕人在大樓開盤的時候就買了那套12樓7室的房子,五年來住得好好的,為什麼偏這一周出事了?
此時,靠窗那桌的人已經查到蛛絲馬跡,茶館老板也打電話問了他的朋友,老板朋友多,其中就有搞房地產開發的,也有房產中介公司的老板,外行人不知道的事,行內的人未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