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242 章(1 / 3)

其實,郝主任、常教授,早已經通過褚星奇,將《詠史》山穀中那些“樹木”可能的身份告訴了王勇。

常教授說,那山穀中森林地底的十萬枯骨,可能就是當年在美國麥卡錫主義的支持下,喪命於韓國韓奸政府木倉下的亡魂。

但因為隻是猜測,加上是離開山穀、解決了第一個場景之後,,美國人才下手燒的森林——他們也給出了充分的理由。王勇與日本盟友溝通之後,因各國還要合作破解文本,隻得先按下不表。

誰料到了第二場《登幽州台歌》的場景裏,卻反而可能涉及了那些樹木的真實身份。

一行人進入文本世界以來,隻有《詠史》中的場景明顯是靈異類的。

兼之從打探到的消息來看,人鬼雜錯的首爾,陰氣彌散,一夜之間出現的人民共和黨人,十萬黨員,種種異常,都指向上個場景。

難道《登幽州台歌》的現代橫截麵異常,確實與上個場景中,山穀中的那十萬亡魂有關?

事已至此,麵對盟友們的質疑,科迪的臉色也很難看:難道他們一直被卡在第二個場景《登幽州台歌》中,當真是因為違背了承諾?

但他不能在中、日兩國前示弱,隻能沉著臉強笑道:“也算不上什麼隱瞞。隻是一些曆史的塵埃而已。”

他掐頭去尾地講了講當年韓國建立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白色恐怖大屠殺,隻輕描淡寫說是朝鮮戰爭所致,又道:“破解文本要緊,這種小事就不要太計較了。一些死就死了,還頑固不化,在土裏掙紮的亡靈而已。雖然我們沒有說出那些樹木的身份,但在解決文本這件事上,沒有欺騙各位。”

美國人試驗過,如果在山穀中,答應了幫“森林”洗刷冤仇,從而在森林的幫助下逃出山穀,卻又沒有替它們洗刷冤仇的話,那麼,隻要美國資深者回到第一個場景山穀,原本敵對的草苗和森林,就會同時攻擊他們。

他們會同時遭受草苗的攻擊,和森林的反噬。

甚至在其他場景中,隻要有樹木的地方,都會時不時遭遇亡靈操縱植物,對他們展開不死不休的的報複。

因此,隻有先騙取森林的幫助,再在離開山穀的一霎,就“過河拆橋”,直接放火燒掉森林,才是最省事的辦法。

“我們當時也是為了大家破解文本著想。”

科迪便輕飄飄地帶過了這段在美國麥卡錫主義縱容下的血腥曆史。

但是其他國家的資深者不是傻子,並不肯輕輕放過。

一位中國的年輕資深者不解道:“那你們當初為什麼不試試幫亡靈實現‘洗刷冤仇,重現天日’的願望呢?說不定會有好的變化。”

話音剛落,氣氛頓時尷尬了起來。

現場美國資深者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有沒有美國資深者想過這個問題?

當然想過!但是美國當初不能這麼做!

因為“心願”文本遺留的影響,這兩年間,美利堅的紅色勢力比之前發展壯大了不少,華盛頓忙著全國“滅火”,連貿易戰都偃旗息鼓,力度弱了不少。

也正因如此,這兩年美國麥卡錫主義隱隱有抬頭的趨勢,在意識形態問題上分外敏感,美國警察、特務在美國各大洲都抓了不少“通共分子”,私人監獄人滿為患。

如果當真履行諾言,把這些被害者的遺骨從地下挖出來,公開幫那十萬有“紅色傾向”而被殺害的亡靈翻案?

美國國內就能先鬧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