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The Fall》(求訂閱)(1 / 3)

回到家之後,白石麻衣就問他:

“你真的打算為阿蘇卡寫一本小說來說服她嗎?”

“那是自然的。”

“《錯亂的一代》那樣的小說,實在是太過於黑暗絕望了一點吧?我覺得阿蘇卡總是看這樣的小說也不好,會對她的身心發育、人生觀和世界觀都產生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她現在又處於那種叛逆敏感的青春期,我覺得老師你還是不要寫了。”

白石麻衣勸阻道。

“我倒不這麼認為。”葉蕭搖了搖頭,女生本來就比男生成熟的要早,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麵,別看現在十四歲的小女生,懂的事情不見得就比大人要少了。

而且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小說,隻要你看進去了,深刻體會了作者想表達的思想,並不會效仿故事中的人物做出違反法律或者道德的事。

獨立思考是作為一個人類最基本的意識。

就像齋藤飛鳥喜歡看現實殘酷題材的作品,如果能夠提前從小說中體味到現實的殘酷和無奈,書中人物的掙紮、困惑、奮鬥和勾心鬥角,及早認識到人類自私自利的本性和殘酷世界的本質,對她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說明了齋藤飛鳥與旁人的不同。

一般人都喜歡吃甜的,厭惡苦的。

看小說、影視等作品也都喜歡甜寵,不喜歡虐,哪怕這種甜蜜夢幻已經誇張到了脫離現實的地步。最好的比方就是韓劇,明明知道裏麵描繪的是種種不現實的夢境,可是追劇者還是如此眾多,為什麼?

因為人都是活在現實裏,卻向往著不現實的生活。

就好像網絡小說,有些讀者一邊看著盜版一邊罵,沒有思想內涵隻是快餐,和文學不沾邊,和傳統文學差了十萬八千裏。

一邊卻還是陷入了真相定律。

為什麼?不管是韓劇還是網絡小說,它存在本身的訴求就不是教你人生哲理,告訴你怎麼做人,僅僅就隻是乏味生活的調劑品,看它也僅僅隻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

把網絡小說拉到傳統文學一起對比,不僅侮辱了傳統文學,也同樣玷汙了網絡小說。

因為這兩者從誕生之初功能就完全不一樣,而且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實際上已經百花齊放,其中也不乏以前從事實體文學創作的作家轉到這個行業分一杯羹。

這就是文藝作品的魅力之所在,就好像《泰坦尼克號》雖然虐心虐肺,卻謳歌了男女主角之間那種跨越生死的愛戀。

堅貞不屈、永恒不變的愛情!

正因為對於大部分凡人來說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那種珍貴的東西,所以我們才需要在虛幻的文藝作品中感受到那些人性中珍貴的品質。

作為一個小說家,特別是葉蕭這種兼具了網文和純文學特質的小說家,除了藝術性和現實性的因素,不可能不針對受眾和銷量方麵的考量,所以他選取的是《胰髒》這樣的純愛物語,《擇天記》這樣逆天改命的熱血網文!

純愛和熱血,勇氣和戰鬥,這些符合大眾文化主流價值觀的東西,才有可能在市場上大賣特賣。

而像《錯亂的一代》這樣比較非主流的類似純文學作品,他也沒有刻意避諱暴力、x情方麵的描寫,不僅沒有避諱,反而是大膽而細致的加強了強烈的渲染描繪,融合了他在官能小說方麵的長處。

在酣暢淋漓的暴力中品嚐著xx的美好!

商業和藝術的完美融合!所以小說的銷量高也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說,齋藤飛鳥真的是一位奇怪的美少女!

葉蕭也非常高興自己擁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的書迷。

那麼要寫一部怎麼樣的黑暗文學來送給她看呢,葉蕭並未思慮太久,就在文檔第一行打出了大大的兩字標題。

《the fall》(墮落)。

這是一部英劇,講述了因對一係列謀殺案的調查而牽扯出的相關人物的生活,包括凶手和受害者的家庭成員。詹米·多南在這部劇中扮演北愛爾蘭首都貝爾法斯特的一名連環殺手paul spector。負責追捕他的警察gibson則由女星gillian anderson扮演。

全劇節奏緩慢,注重心理刻畫,開篇就交代了凶手是保羅·斯派特,在家中扮演父親和丈夫,晚上變成殺人狂魔。保羅和吉布森警司的長鏡頭心理戰充分展示了兩人的演技,不僅不沉悶反而讓人著迷。劇中因為保羅作案時間大都在晚上,畫麵以陰鬱為主。

保羅·斯派特,不知道生父是誰,他的母親瑪麗加裏森在他八歲時自縊身亡。保羅覺得他的愛對她來說還不夠,不夠支撐她活著。在寄養家庭度過了兩年後,被轉移去了高納卡爾之家度過了噩夢般的三年。高納卡爾之家的每個男孩都受到了楊森神父的虐待,沒有人能逃脫,事實上有些男孩被單列出來,特殊對待,傳統就是當那個男孩離開時要選出他的繼任者。保羅是楊森神父的最愛之一,甚至起了個昵稱“英俊小子”,被選中做楊森神父的最愛,有整整一年。因為保羅選繼任者時跳過了大衛·阿爾瓦雷斯,為此大衛一生都感激保羅,甚至為他頂包了謀殺法學院學生蘇珊·哈帕的罪名,開啟他作為連環殺手專門針對30歲左右職業女性作案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