ʬɽ(1 / 1)

帝國的皇帝殉國了,下第一關的士兵們披麻戴孝,“明”字依然掛在城頭,一位將軍焦慮的在城頭踱步,她就是曆史的關鍵人物吳三桂,向東北望去,他熟悉的敵人八旗軍陳兵列陣,虎視眈眈,向南望去,幾十萬農民軍兵臨城下,顯然皇帝的死讓各方勢力開始為皇權爭奪開來。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成為他最大的籌碼,在幾經思量與一係列的消息傳來後,他決定向他與他的帝國曾經的敵人大清借兵,以掃蕩農民軍,光複大明,他最後的失敗讓我們不能得知他是為了自己奪權還是真的為了光複大明。當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他的這種荒誕做法注定會失敗,在所借的兵比自己強大的情況下注定是引狼入室。

大清的攝政王爺多爾袞,是一位注定奪取下的人,大清將會在他的帶領下入主中原,在這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要入關,吳三桂借兵正中他的的下懷,在要求關寧鐵騎剃發後,他的八旗兵入關了,不過此時名義上乃至實質上依然是明清聯軍。在山海關外的一片石,明、清、順三個政權最精銳的軍隊開始了廝殺,清軍在觀望中看著被關寧鐵騎擊敗的農民軍與同樣損失慘重的關寧鐵騎,在戰役的最後時刻八旗軍投入了戰鬥,一的廝殺後,屍體堆積如山。

“明清聯軍”勝利了,吳三桂帶著從農民軍手裏救回的太子直奔京師,一路上打起複明的口號,被農民軍欺淩多時的百姓們似乎有了些許期盼,最起碼大明皇帝是不會對老百姓打砸搶的。前些日子打開城門的官員們又反正了,農民軍的首領李自成在耀武揚威了一段時間後,匆匆登基稱帝,而後向老地盤逃去了。

當吳三桂帶著太子殿下來到京師,他的軍隊被多爾袞攔住了,他最終被多爾袞算計了,已經剃發的他被迫交出了太子,他被要求繼續向南追擊李自成,而當他與南方的明軍開戰後,就徹底背叛了自己的帝國,這種背叛顯然是被迫無奈的。實際上無論什麼人,都會為自己所從事的東西無可奈何!

勝利者的狂歡,失敗者的逃亡,統統忘記了在一片石死去的士兵,身著各異的士兵屍體靜靜地躺在那裏,訴著這崩地解的一年!

在戰鬥的時刻,哀嚎遍地,慘叫聲不絕於耳,戰鬥結束後,一切都寧靜了下來,戰火逐漸在這裏熄滅,可是活生生來到這裏的士兵們都失去了生命,據有十萬具屍體留在了這裏。一後,軍隊的善後人員來到這裏處理屍體,一位僧人也出現在了這裏,他在誦經超度這裏的亡魂,他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殺戮才剛剛開始,這個數字不過是一個零頭而已。

在戰爭麵前,人類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在權謀家麵前,死的隻是一個數字而已,他們從未認為那是和自己一樣的生命。僧人在這裏超度了三後就要離開了。

“和尚,幹什麼呢”一士兵攔住僧人去路,沒等僧人回答,士兵便把他拉到一位軍官麵前,軍官嚴肅的問道:“大師哪裏來的,來這做什麼”,“貧僧濟空,是少林寺的僧人,路過此地,見血海不忍於心,故而誦經超度,剛要離去被這位兄弟攔住了去路”,和尚不慌不忙的回答軍官的問話,軍官似乎是虔誠的信佛,似乎囑托了這位叫濟空的僧人幾句,之後濟空便走了,拿著佛珠的手隻有四根手指!

太陽下山了,善後的軍人休息了,他們很累,兩時間,才處理了一部分,看來他們無法在屍體腐前處理掉了,因為此時的溫度,已經不允許屍體長期保持新鮮了,屍體發出了令人作嘔的惡臭味。狼群也不時來這裏吃一頓大餐,顯然這是很豐盛的,除了狼群,還有一個特別的身影,他在屍體堆裏尋找著,好像在尋寶一樣,不,他就是在尋寶。他專門搜尋農民軍的屍體,可是我們發現,在漆黑中,不隻一個尋寶的,還有好多看不清的人影。他們在臭氣熏的戰場上仔細翻弄著每一個屍體,比狼群可怕多了。突然,一群士兵帶著火把衝了過來,這些人四散而逃,士兵沒有繼續追,軍官默默的道:“老百姓不容易啊”,那些“尋寶”者慌慌張張的逃走,顯然軍官對了,他們是老百姓,不是專業的偷盜者。但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身影跌落在了一個山溝裏,順著月光,我們隱約看到了他的光頭,與隻有四根手指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