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體驗即感悟(1 / 2)

怎麼辦?邵楠沒有心思和兩位妻子胡鬧,坐在一張古樸龍床上,思索著。她將所有搜集的信息捋了一遍之後,他發現,隻有勞作區有現成的種子和工具,是不是,要自己勞動,豐衣足食?想到和得到之間還有兩個字,就是做到。

邵楠飛快地來到勞作區,將散落的工具一一收拾回來,開始除鏽拋光打磨,等他準備好工具時,漾漾和傳音已經將散落的種子,分門別類擺放在專用的架子上。相視一笑,開始平整土地,打畦剜梗,澆水施肥,按三人喜好將種子種了下去。

許是他們勞作有順序,按部就班,剛剛種下的種子就發芽生長,很快結出果實。偶然間,他們發現有兩棵草發芽後長勢緩慢,翠綠的苗頂出土層,就隻帶著碧綠的四片葉子,看起來還很是嬌嫩,走到它的身邊蹲下來,隔著一尺長的距離,就能感覺到它散發出來的一絲絲的涼意,邵楠蹲在草身邊,像是一個精心照料孩子的母親,仔細的看著草的葉子,蒼翠的四片葉子,像是能滴出水來,嬌嫩而又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呆在草身邊久了,渾身都舒服起來,不愧是避暑良物,就像夏屋裏擺放著冰塊一樣,就叫這種草為玄冰草吧。

“呼呼……”

忽然間刮起了大風,刮得邵楠三人的衣服都獵獵作響,兩個女子的衣服翻飛翩翩,露出了一截玉臂,一段纖腰。邵楠不由得一陣詫異,從進入到這裏,他就暗暗留意,這裏空氣流動不是很劇烈,偶爾吹著一點微風,卻從來沒有刮過那麼大的風,今是怎麼回事?

轟隆!

一道雷聲滾過,不大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的砸了下來,偶爾還有閃電從頭頂竄起,聲勢駭人,像是要撕裂空那般。不過雨水很清涼,打在他身上,覺得很是舒服。

擦了擦額頭的雨滴,邵楠三人索性就坐在田埂上,看著煙雨蒙蒙的世界,各種作物在風雨的洗禮下,愈發清亮,煥發出不一般的生命力。

風雨來得快,去的也很快,大概半個時之後,雲收雨住,這個地下世界裏驟然亮了起來,邵楠抬頭一看,更讓他詫異的就是,空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太陽。在陽光的照射下,兩棵玄冰草快速生長,一共結出6枚果子,三人拿起散著微微香味的玄冰果,體會著它傳遞出來的涼意,臉上滿是笑容。

種出玄冰草,得到玄冰果進行修煉後,邵楠三人的種植熱情越來越高。不管什麼,一一種下去,什麼風鈴草,虎耳草,什麼流蘇龍膽,秋火蓮,還有什麼蜂巢薑,牛角瓜,美杜莎,千奇百怪,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呈現在眼前,他們的習性,樣貌,是否有藥性,三人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不少。各種工具也煥發了青春,漸漸地脫離了人的掌控,自己按時按點的進行勞作了。

解放了手腳的邵楠三人,這一次積極地走進了活動區,這裏琴棋書畫樣樣俱全,想來是要他們精通一樣二樣吧。

三人走進琴室,這裏的琴形狀多樣,音色不一,但相同的都是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唇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唇名龍唇,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長者龍池,短者鳳沼。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淩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遊、對酒當歌成為世俗文人生活的生動寫照。一個“《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也有先賢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更有文人墨客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最終琴音洗滌心靈,催人振奮,成為極少數武者一生的追求目標。三人在琴室學習了不知多久,傳音清亮的嗓音傳來:“誰拾起他留下那把琴,誰的歌穿越時空,誰在堂前舞編鍾,誰的夢又與誰同?”三把古琴配合默契,一曲《夢隨心動》婉轉悠揚,把三人的思緒帶入那遠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