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從滿篇的曆史記載中看出‘吃人’兩字。
聞起航的境界沒有魯迅先生那樣高深。
但重在有自己的優勢,能親身參與到曆史的走廊中,體會古人的所思所想。
從一直以來的接觸中,聞起航完全可以斷定古人並不比我們後世之人蠢笨。
譚鳳儀這樣聰慧而妖孽的存在對很多事物完全可以見微知著,但她卻對政治完全的不了解。
可見有時候賦很重要,沒有人會精通世上所有的事情。
其實一個人聰慧與否完全可以是這個人眼界的長短與否。
如同下棋一樣,能看後三步的沒有看後十步的聰明。
聞起航在這方麵有然的優勢,他知道曆史的走向,知道任何事物正確的發展道路,眼界甚至比現在的古人拓展一千年。
當看到清澈的黃河水,而聯想到千年後渾濁的黃河水。
聞起航真正的福至心靈。
透過厚重的曆史卷冊,如同魯迅先生一樣的感悟,頓起心中。
佛家有雲曰:頓悟。
這二字深刻解釋了知識與閱曆到了一定階段後,思想突破瓶頸束縛的重大進步。
聞起航頓悟之後,如同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寫下了‘吃人’兩字一樣。
權謀二字,如同火紅的烙印一樣在聞起航的大腦中旋轉飛舞。
貫穿五千年的曆史卷冊,給聞起航的感悟就是‘權謀’二字。
權利與陰謀在交織。
利益與名望在融彙。
真實與謊言在鬥爭。
鮮血與命運在演繹。
陳橋兵變,聞起航需要首倡之功是為了解決梅怡琦遴選秀女的事情。
但事物的發展從來就不是單一的存在。
黃河之所以從清澈到渾濁變成地上河,是因為上遊黃土高原植被的大量破壞,黃土衝刷所致。
現在聞起航取得了陳橋兵變的首倡之功,同時也就意味著從一件麻煩事轉換到更大的麻煩事之中。
曆史上記載陳橋兵變,兵不血刃的就完成了皇權的交替,對此聞起航是一個字都不會相信。
剛剛看過趙老二在陳橋兵變現場奧斯卡影帝級別的表演。
真正的曆史絕對不是史冊中記載的那樣,權謀中的謀字也是謊言的代名詞。
現在趙老二之所以對自己不聞不問,這完全就是在等自己的投名狀。
一個徹底倒向趙氏皇權的投名狀。
趙老二需要的投名狀有很多種,但共同點就是每一種都很要命。
攻打京師開封是其中一種,當然根據史冊中的記載這種可能性極,極的概率並不代表不會發生,墨菲定律的原則就是越倒黴的事情越可能發生。
連陳橋兵變本屬於趙匡義的首倡之功都被自己搶到了,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趙老二打算讓自己帶著學子們去展現一下火藥彈的威力,憑如今土製的火藥彈對於開封幾丈高的城牆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手擲手榴彈的距離完全無法比擬站在城牆上用弓弩射箭的距離。
到時候下場就會很淒慘,學子們就別想有一個活下來。
這個投名狀對聞起航的傷害並不大,隻是苦了學子們。
另一種投名狀,就是承擔陳橋兵變的主要責任,接受被栽贓陷害的命運。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趙老二把陳橋兵變的責任全部推給了部將,自己是被逼上位的。
現在自己有首倡之功,這個責任就可以順利的推給自己,在皇權大於一切的年代,這個投名狀的結局就會很淒慘,很可能會被推出來當替罪羊活剮以謝下。
最幸福的一種投名狀,就是去砍別人的腦袋,查抄別人的家業。
顯然砍腦袋得罪人的這種差事,會落到自己的頭上。但查抄家業的事情,肯定沒自己的份子,趙老二有結拜十兄弟,怎麼可能會輪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