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垂拱殿。
趙匡胤坐在巨大的案牘之後,靜靜的聽著宰相王溥關於各府春耕事宜的彙報。
神思卻已飄然遠去。
當國家債券發行之後,在皇權的逼迫之下,朝廷竟然募集到六百萬貫的銀錢,這已經相當於朝廷一年的賦稅。
朝廷的財政危機雖然得到緩解,但能成就一代帝王必然有其特有的智慧,在經過最初的興奮之後,逐漸冷靜下來的趙匡胤,似乎隱約明白了一些什麼,卻又好似夢境一般總是抓不住。
下所有事物,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國家債券這種新興事物,除了顯而易見的益處之外,必然也會存在隱患。
懷疑是帝王的性。
既然有了疑問,就需要解答。
聽完王溥的工作彙報,趙匡胤沉聲道:“春耕事宜,本不應勞煩王卿家負責,但如今春耕已作為朝廷政策的重中之重,這關係到國朝六百萬貫國家債券將來順利歸還的問題,還請王卿家多多費心。”
王溥拱手施禮道:“陛下請放心,微臣一定盡力。”
趙匡胤皺眉道:“此次春耕乃大宋建立以來,第一次進行的國策,朕已要求各府各縣都必須詳細安排春耕事宜並呈報朝廷,為何不見聞爵的奏章?”
“啟稟陛下,聞爵在考城縣管樓村已主持春耕事宜半月有餘,隻是令微臣十分不解的是聞爵隻要求村民們集體挖爛泥坑和在田地中蓋房子,完全沒有要耕地的跡象。”石守信出聲回道。
“石將軍,你這已經是三前的情報了,現在管樓村已經全部完成了春耕工作。”趙光義插言道。
石守信驚訝道:“這不可能!”
對於管樓村和聞起航的事情,石守信一直非常上心,作為一名將軍他是非常想得到火藥的秘方。隻是最近三一直在宮中陪伴陛下,結果消息居然落後了。但以管樓村的人力來,沒有十的時間怎麼可能完成春耕的工作。
“抬上來。”趙光義對著殿內的班值道。
殿中一名精壯的武士看向案牘之後的趙匡胤,在得到允許的示意之後,立即走到殿門外將放在那裏的一件物事搬入殿中。
趙光義指著那件物事道:“回稟陛下,此物乃聞爵所製,名喚曲轅犁。耕地效率為舊式犁的三倍以上。”
趙匡胤神色微動,起身走到殿中,仔細查看了一下曲轅犁,點頭道:“確實有獨到之處。趙卿家可曾驗證過?”
趙光義回道:“回稟陛下,已然驗證。此犁操作簡單,效率甚高。牛馬甚至人力均可驅動。”
趙匡胤陰笑道:“如此重寶,那個混賬子,居然隻知私用,不知獻於國朝,真是其心可誅。
宣聞爵覲見。
石卿家親走一趟吧,以示朝廷對於重寶的恩典。”
“諾。”石守信施禮應道,隨即退出了垂拱殿。
“諸位卿家都退下吧,趙卿家留下。”趙匡胤沉聲道。
大臣們紛紛請安離去,垂拱殿中隻餘趙匡胤與趙光義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