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血腥的皇權(1 / 2)

現在梅老頭的思維,還停留在大宋之前的朝代,畢竟在短短五十餘年間,中原的王朝已經更換了五代,宋廷作為一個篡權上位的王朝,能不能延續下去,不止是梅老頭和百姓們心中有疑問,恐怕就連趙老二此時的心中,也沒有多少底氣。r?anenw?w?w??r?a?n?w?e?n?`n?e??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顧慮,從趙老二起始,代宋皇對於朝中重臣,才會比較優待,刑不上大夫,與士大夫共下的思想,才會根治於代宋皇的思維之中。

要知道權利是排他性的,沒有一個當權者,會願意將權利與他人一起分享,而之所以分享,那唯一的原因,便是因為無奈。

為了保住大部分的權利,隻能出讓少部分的權利。

從趙老二對於李筠之子李守節的處置上,便可見端倪,對於一介叛將之子,如果是漢唐這些朝代,那根本不做二想,夷九族就是最輕的處罰,但現在李筠之子李守節,不但沒有被追究謀逆的罪責,反而高官得坐,厚祿得賞,繼續坐鎮澤州。

由此可見,趙老二心中是有所顧慮的。

而梅老頭之所以不願梅怡琦入宮,最深層的顧慮,就是怕給家族引來滅頂之災,畢竟前一個王朝後漢,隻存在了短短四年的時間,就算後周享國時間長些也不過區區十年國運而已。

要是梅怡琦一旦入宮,沒有誕下龍子便罷,一旦有龍子出世,而朝代卻更迭,那等待梅家的或許就是刀斧加身的滅族之禍。

若現在的王朝如漢唐一樣國祚綿長,梅老頭不見得會反對梅怡琦入宮,給家族帶來更加實質上的利益。

畢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像趙老二一樣心胸廣闊,能將前朝皇帝頤養年。甚至連千古一帝李世民,對於自己的親兄弟都不放過,何況是區區一介外人。

事涉皇權,需要斬草除根的時候,帝王絕對是最無情的存在。

也正是源於趙老二這種複雜的心性,作為陰謀家出身的他,卻懷著一顆仁恕的心。

當他發現趙光義有了上位的野心時,並沒有采取當機立斷的措施,這也造成了兄終弟及的皇權交替。

前有車,後就有轍,有宋一代,兄終弟及的皇權接替,甚至出現了四次之多,就如同唐王朝的李世民,殺兄殺弟上位一樣,李唐的皇權交替,便一直伴隨著腥風血雨。

宋朝的皇權交替,雖然看似溫和,但最奇怪的卻是隻要是在位的皇帝,就很難有子嗣,就算誕下龍子,但能活到成年的卻是少之又少。反而諸位王爺,卻是子孫滿堂,甚至其中的汝南郡王允讓生子高達二十二人之多,所生女兒也有一十七人之多。

這實在是一件很蹊蹺的事情。

無人得知有多少嬰孩的冤魂,飄蕩在大宋的皇城上空。

梅老頭這個書呆子,其實就是一個傻大膽,雖然自認智慧超群,但在聞看來,就是一時頭腦發熱而已。

這主仆四人,的、弱的弱、老的老、傻的傻,就這樣四個人,竟敢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獨自千裏上京,現在能僥幸活著到達管樓村,聞都認為這是上給的一個奇跡,必須去焚香禱告一番才好。

“我老爺子,您不是嚇唬子的吧!就你們四個人獨自進京的?沒有與鏢行或者商隊一起同行?”聞驚叫道。

“是的,公子爵爺,我們走的匆忙,沒有尋到同行的商隊。”見梅老頭不答話,翠兒在一旁接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