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引領史,人物顛覆史。燃文? ww?w??r?a?n?w?e?n`ne
雖然史這列火車,絕大部分時間,都由大人物在掌控,但車軌的變向操縱杆,卻一直被人物握在手中。
往往一個人物不經意間的舉動,就會徹底改變史這列火車的行進方向。
聞之所以賄賂這個驗毒內侍,並非全因他是趙老二貼身的枕邊人,更重要的原因,恐怕當今之世隻有聞知曉。
因為那個名傳千古的迷案,在後世太過有名,而這個太監,卻是此迷案的全程參與者,甚至是改變者。
就是因為這個迷案,從而讓史記住了這個本來應該默默無名的太監,就是他的一個選擇,改變了一個王朝,甚至是一個民族的命運。
這個迷案,便是大名鼎鼎的燭光斧影。
就是這個太監,因為他的選擇,大宋王朝,便開始了兄終第及的王位爭奪戰。
王繼恩,這是趙老二後來給他的賜名,此時他的本名叫做王德均,後周顯德年間,他便在宮中做內侍,朝代的更迭,並沒有給他帶來災難,反而官運亨通,可見趙老二在打算篡位謀朝時,他就已經選擇了站隊,後來他在燭光斧影這個事件中做的選擇,恐怕也源於他這種一慣性的判斷。
這就是一個有前科的人。
在有史以來的所有太監當中,他的權力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具價值的一名太監。
望著驗毒內侍,騎馬遠去的背影,聞深深歎了一口氣。
“爵爺,您何故哀歎?”陪同聞一道走出府門,為驗毒內侍送行的鄭捕頭納悶道。
“賠大發了啊!”聞歎氣道。
“什麼賠了?”鄭捕頭疑惑道。
“你沒見爵爺我白白扔出去一大錠金子?”聞氣道。一錠金元寶價值至少百貫,可朝廷賞賜的萬金,卻最多隻有十貫,可見賠的有多麼慘。
“”鄭捕頭無語道:“可是爵爺,您已經爵升一等,都是子爵了,這可是萬金不換啊!何必在乎一點金子。”
在鄭捕頭看來,聞氣的不行,人家一個太監辛辛苦苦的跑來宣布進爵的詔令,不要才給一錠金子,就是給十錠那也是應該的。畢竟這也是慣例,升官發財,都要給報信的一些賞賜,給的越多,越是有麵子。
“這是賠了一點金子嗎?你沒見大坑在後頭嗎?”聞怒道。
“什麼大坑?”鄭捕頭詫異道。
“食役三百戶。”聞長舒一口氣道。
“這是好事啊!”鄭捕頭疑惑道。有了這些佃戶,隻是每季收取的租稅,就不是一個數目。
“好個屁,你沒聽聖旨上怎麼的啊,隻給食役,不給地,你叫爵爺我拿什麼養活這些人?”聞抓狂道。
“”聽到聞的牢騷,鄭捕頭臉色頓時變的有些發青,聲道:“不會是陛下,從哪裏給您置辦的流民吧?”
下百年戰亂,到處都有吃不上飯的流民,朝廷為了安撫民心,必然要有所舉措,在不影響國朝安定的前提下,給達官顯貴的府中,安插佃戶,就成了一件惠而不費的事情。
由此開端,大宋在這個製度上,便發展出了史上赫赫有名的炮灰部隊,大宋廂軍。
上百萬廂軍,甚至打不過遼軍的一隊千人騎。
“不錯啊,老鄭,你也變聰明了。”聞揶揄道。
“但不管這麼,爵位是實打實的吧。”鄭捕頭感覺自己抓住了重點。
“剛誇你聰明,你怎麼馬上又變傻了?”聞無奈的道。
“爵爺,您要別的事情,那我老鄭是傻,但這爵位還能有什麼紕漏?”鄭捕頭不服氣的辯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