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顏文廷的決心(1 / 2)

“顏師,這是什麼地方?”沿著東街,隨著顏文廷,一路來到一所破舊的殿舍麵前,聞起航有些疑惑的向顏文廷問道。

“國子監。”顏文廷輕歎一聲道。

“”聽到顏文廷的回答,聞起航帶著詫異的表情,又看了一眼麵前的這所破舊殿舍,心中的驚訝,簡直無以言表。難道這就是號稱全國最高學府的所在?就這架勢,連深山老林裏的和尚廟也不如啊!

“聞爵,是不是有些難以置信?”顏文廷苦笑道。

“確實。”聞起航點頭道。

“這就是為什麼老夫會出麵為聞爵項的原因所在。”顏文廷道。

“請恕子愚鈍。”聞起航有些不解的道。

“自前唐韓愈、柳宗元後,這下已有百餘年再無文豪臨世。”顏文廷哀歎一聲,方才繼續解釋道:“尤其是唐末之後,武將之禍,層出不窮,致使我族的千年文華逐漸衰敗,如今已到了幾近消亡的邊緣”

“顏師過於悲觀了吧?”聞起航咧嘴道。唐宋八大家,隻是宋代就占了六位,而且繼唐詩之後,出現了宋詞這一文學形式,並且將其發揮到了一個極致。

“悲觀?”顏文廷輕哼一聲道:“聞爵可知,現在國子監中的學子總共有幾人?”

“”聞起航搖頭表示不知。

“前朝頂峰時期,也隻有三十六名,如今到了新朝,便隻餘一十八名了。按照前唐舊製,國子監滿員為二百人,另有弘文館等所在進行補充。可現在的國子監連滿員都無法做到。而讀書無用論,甚器塵上,如此下去,我華夏千年文華,將由何人繼承。”顏文廷氣道。

“”好嘛!原來讀書無用論,也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聞起航苦笑一聲道:“顏師,這國子監招收的學子,都是官宦之家的子弟,對於他們來,有一個好爹就可以了,還讀書做什麼啊!”

自隋朝設立國子監以來,幾百年間,國子監,就是為達官顯貴的子弟而設置的,隻有朝中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才有進入學習的資格。

“哎!千年沉疾,豈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顏文廷輕歎一聲道:“然讀書的成本過高,這寒門子弟要想進學難啊!”

“其實顏師也不必多慮,至少當今陛下對於文人還是非常重視的。所謂上行下效,隻要陛下有這方麵的意思,這以後讀書的人,會多起來的。”聞起航勸慰道。

“老夫之所以不再潛居,就是因為當今陛下,對此方麵,有些意向。但隻是如此,想要重現盛唐時期的輝煌,也並非是一件易事。”顏文廷哀歎道。

“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慢慢來嘛,我們可以先豎立一個榜樣,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隻要有了一個好榜樣,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一定能帶動起民間讀書的熱潮”聞起航正在滔滔不絕的寬慰著顏文廷,卻見顏文廷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聞起航不得已隻好停下滿嘴的跑火車。

“聞爵高見,這也正是老夫的意思。”見聞起航住口不言,顏文廷微微一笑道。

“等一下!顏師,您選的榜樣,不會就是子我吧?”聞起航心翼翼的求證道。

“當今下,除了聞爵,還能有誰,有此資格?”顏文廷反問道。

“子何德何能”聞起航咧嘴道。自己本來的意思是讓顏文廷親自披掛上陣,這怎麼反而繞到自己身上了。

“若是連聞爵都當不了這個榜樣,那別人豈非更是沒戲。”顏文廷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

“顏師過譽了,這起文學一途,當今下能稱之為大家的,隻能是顏師您啊!”聞起航推辭道。

“哎!老夫倒是也想盡一份心力,隻可惜啊!老夫實在寫不出《明月幾時有》《青玉案·元夕》這等能夠光耀千古的詞曲,更寫不出《三字經》《百家姓》這等可以流傳千古的弘文。”顏文廷咂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