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拜會使節(1 / 2)

聯姻自古有之,而且無分中外,春秋戰國時期,所有國家的皇族都是沾親帶~щ~~lā而歐洲一些國家的皇室,甚至有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他們成親的對象,必須是另一國皇室的成員。

所以無論是家族之間的聯姻,還是國家之間的聯姻,都隻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雙方的利益而已。

周宗大女周娥皇嫁與李唐太子李煜,其實也是一種家族之間的聯姻,而且這也是所有家族都不可避免的一種命運。所以對於宋唐之間的聯姻,其實周宗心中並不如何排斥,反而是樂見其成。因為一旦女周薇出嫁趙宋,周氏一族,在李唐的地位,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這卻有一個前提,那便是趙宋能夠允許隻讓女周薇出嫁。若是將大女周娥皇一並獻出,那李唐皇家受到的屈辱,必將會有周氏一族來承擔。皇族心中的怒火,若無法向趙宋發泄,那周氏一族,便會成為替罪羔羊。

現在趙宋皇帝已經在下使節麵前將此事厘定,那怕隻是為了自身顏麵,此事也斷然再無挽回的可能。那宋唐之間,現在隻能有兩種結局,一是李唐忍受屈辱,將太子妃周娥皇獻出,二便是兩國之間,兵戎相見,不死不休。而無論是那一種結局,周氏一族,都將會承擔來自李唐皇族的怒火。

滿麵哀愁的周宗,在驛館的房間中,來回踱步,希望可以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能夠讓周氏一族免於破滅的命運。

“老爺,宋廷的禮部尚書陶官人,還有考城縣子爵聞官人,在館驛外遞了名帖要拜會您。”一名仆役走進房間,向周宗回稟道。

“哦!”周宗沉思一下道:“讓他們去前廳等候,我這就過去。”

“是。”仆役施禮告退。

看著仆役離去,周宗這才進到房間,在貼身廝的服侍下,換上李唐的官服,打算去會一會宋廷的這位準姑爺。

館驛前廳,陶穀已經與聞端坐了片刻,卻沒見周宗前來,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之後,便閉目養神。

“陶官人,這李唐使節是個什麼意思?真把下官當成姑爺了啊!”見周宗遲遲沒有出來,聞有些無語道。

“”對於聞的牢騷,陶穀就當沒有聽見,繼續閉目不言。他算是發現了,若想與聞對話,就必須有被氣死的覺悟才行。剛才在館驛外隻是短短的對話,就被氣的不輕,這還是沒有兩人之間,沒有任何過節。現在完全可以理解被聞氣吐血的那些官員是一個怎樣的心情。

“陶官人您可是我朝的禮部尚書,堂堂三品大員,現在被他們如此對待,這口氣,您能忍啊!”聞火上澆油道。

“”這想不接話都不行啊!現在事關自身名譽,若再不開口,一旦傳出去,自身顏麵何存。陶穀無奈道:“聞爵,稍安勿躁。”

“陶官人您作證,這可不是下官不給麵子,實在是上門的姑爺,難做人啊!既然如此,那下官先告辭了,愛誰誰,下官不伺候了。”聞起身就要告辭。

“聞爵”

“聞爵,可是對本官有意見?”陶穀正要勸阻聞,周宗卻已經從廳門處走了進來道。

“周官人,幾日不見,您這麵色為何如此憔悴。”聞訝異看著似乎一夜之間便蒼老了好幾歲的周宗道。

“多謝聞爵掛懷,內中原由,想必聞爵應該很清楚才是。”周宗輕哼一聲道。

“宋唐兩國聯姻,應是喜事才對,周司徒何必憂心。”陶穀起身打圓場道。

“喜事?陶尚書,若此事落在宋廷的頭上,您還會如此認為嗎?”周宗反問道。

“既然木已成舟,周司徒這又是何必呢!”陶穀輕歎道。

“雖此事宋皇已經決定,但我朝國主是否同意,還在兩可之間”周宗到此處,卻突然住口不言。

“周官人,這些事情,還是交給我們的陛下去做決定吧,我們此次前來,可不是討論這些事情的。”見周宗想放狠話,卻又不敢的樣子,聞心中輕歎一聲,便出言道。

“此事全拜聞爵所賜,聞爵倒是抽身的幹淨。”周宗輕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