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垂拱殿中燈火通明,解決了兵權問題的趙老二很大度的沒有去追究聞的姍姍來遲。卻也沒有要理會聞的意思,隻是坐在案牘後麵,不停的翻看奏章,時不時還會用朱筆勾畫一下。
“不知陛下召微臣前來,有何要事?”接到王繼恩的示意,聞隻好先出言進行詢問。
趙老二語氣淡淡的道:“朕剛剛看過戶部的奏章,如今民間耕牛的價格依然高懸。上次聞卿給朕的錦囊中,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證過,隻要將牛馬從回鶻運回,牛價便會應聲而跌嗎?”
“此事是微臣的失誤。”聞告罪一聲,解釋道:“隻是微臣也實在未曾想到,即便下紛亂幾十載,民間財貨竟依然如此充裕。價值百萬貫的牛馬,竟會在一之內售罄。
請陛下降罪。”
趙老二放下手中的奏章,不由的輕歎一聲道:“不止是聞卿未曾想到,即便是朕也未曾想到,民間財貨竟會如此雄厚。隻是現在依然冬至,轉眼就是來年春耕之時,若是牛價依然如故,勢必將影響來年田地耕種。
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也不是追究罪責的時候。
不知聞卿可還有良策,將牛價一事徹底解決。”
聞建議道:“回陛下,微臣已與四海鏢行達成協議,請其再往返一遭回鶻。今冬嚴寒,想必回鶻人定然準備不足,大規模殺死牛馬已可預見。若是陛下準許用少量鐵器換購牛馬,必然可以換回大量牛馬。
解決耕牛問題,自不在話下。”
趙老二沉聲道:“無論何朝,鐵器向來都是禁售品。聞卿此舉,與資敵何異!”
“陛下容稟。”聞抱拳施禮正色道:“在微臣看來,鐵器與武器,此乃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可以用鐵鍋、鐵鏟、鐵壺等此民用必需品,從蠻人手中換取我朝急需的牛馬。
對我朝而言,牛馬才是最急需的軍用品,這是我們可以保持對蠻人騎兵優勢的最大依仗。而我們換購給蠻人的鐵器,他們即便要打造成武器,也必須要經過重鑄的工序,而蠻人在這方麵的技術手段是非常落後的,他們即便是將鐵器融化重鑄成武器,其殺傷力也會遠遜於我朝鑄造的兵器。
此消彼長,微臣認為我們將會在軍力上遠超蠻夷。”
趙老二閉目沉思,手指在案牘上輕叩幾下,方才道:“聞卿所言也不無道理,隻是若可用他物換取牛馬,當然最好還是不要用鐵器,這樣豈不是既能增加我朝實力,也可極大的削弱蠻夷們的實力。”
“”聞很無語,兩全其美的好事,誰不想。可是蠻子們,真的沒有那麼傻。平四海那個走南闖北算是見過大世麵的家夥,最後不還是著了蠻子們的道。
聞心中無奈道:“微臣敢問陛下,與回鶻換購牛馬,陛下是想做一錘子的買賣,還是長久的買賣。”
“此事若能形成國策,自然是極好的。”騎兵可以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兵種,趙老二自然是希望此事可以長久的做下去。
“陛下,這買賣,講求是一個雙贏,若是永遠都隻有一方受益。那無論是什麼買賣,都是做不下去的。這次我們可以利用回鶻人的準備不足,大賺一筆,可是下次他們就再也不會同我們做買賣了。
可是鐵器,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生活必需品,既然不能從合法的渠道得到,那唯一的方法,想必就隻能是通過打劫了。
其實這不通互市,也是曆朝曆代邊患不絕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我們稱呼回鶻人與遼人這些人為蠻夷,但他們其實也是如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
既然是人,就會有人的劣根性,貪生怕死,此乃人之常情。
若是能名正言順的得到自己所需,誰又會願意為了一把鐵壺去搭上自己的性命。”
趙老二沉思道:“這樣雖然有可能減少邊患,但同樣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蠻夷們的實力。”
“陛下所言甚是。可在微臣看來,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關鍵在於當權者。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先例,先秦時期,秦人蝸居邊荒,可經過幾代人的奮鬥,他們終一統九州。而即便連聖人們都為之懷念的周朝時期,卻也因皇室不得民心,而最終分崩離析。
所以陛下,無論我們如何做,隻要蠻族的上位者,是一位有為的君主,他們的鼎盛,便可預期。反之,若他們的上位者,隻是一位平庸者,即便他們因此而增加了一些實力,不定這還會成為他們滅亡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