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付出了一對熊貓眼的代價,卻也好在算是平息了一場紛爭。可見這人就不能有什麼齷齪心思,不然這現世報委實來的也太快了些。
大年初一的淩晨,就如此的不令人消停。有時候想想,趙老二隻憑一杆槍,就可以擺平三千隻鳥,如此本事,不得不令人佩服。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就這幾隻鳥還不屬於自己的呢,就鬧的雞飛狗跳的。若是都收進自己的鳥籠了,估計自己以後也就沒什麼好日子過了。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看來三妻四妾,實在不適合自己這種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五好青年。
杜老太太現在還賴在府中,平常的時候,都需要每日前去問安,更不要今是大年初一了。
隻要看看現在府中的人員結構,就明白自己為何總是倒黴了。能發號施令的,萬頃地裏就自己這一顆青草,其餘的全是清一色的紅花。甚至就連最高的號令權,如今也因為有杜老太太在,而徹底旁落。
如此陰盛陽衰之下,即便是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自己這前景也是極度堪憂。
想到此處,聞不由的長歎一聲,也不知趙老二那個該死的家夥什麼時候才能將他老娘給接走。
譚鳳儀正低垂著腦袋,亦步亦趨的隨在聞身後一起前往杜老太太居住的別院為其拜年。
杜老太太身為一朝太後,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能為其拜年的。整個聞府之中,也就隻有譚鳳儀與聞有這個資格。
譚鳳儀有資格是因為她是趙老二的師妹,按照古代人的邏輯,師兄妹與親兄妹,除了一個能成親,一個不能成親之外。其餘的,在待遇上基本都是相同的。甚至於這種關係,比親情還要更進一步,因為對方的長輩是自己孩子的授業恩師。
畢竟人有了一技之長,才能有活下去的資本,這就相當於是一種養育之恩。這種恩情不但不弱於生育之恩,甚至在古代人看來,授業之恩要遠遠大於生育之恩。
所以譚鳳儀現在就相當於是杜老太太的一個親生閨女。
由此可見,古人的尊師重教,遠非後世之人能夠比擬。
而聞之所以有資格,自然不是因為他的官職,就他這種的子爵,實權官職還沒有汴水河裏的王八大,如何能有為太後拜年的資格。能讓他有資格的,無非就是占了一個地主之誼。
落在後麵的譚鳳儀,瞟見前麵的聞駐足望著空輕歎了一聲後,這才繼續前行。
芳心之中,便不由的泛起了波瀾。
昨夜,就是這個家夥硬逼著要與自己同床,本好是要守夜的,結果卻當先睡著了。
睡著也就罷了,還非常的不老實,一雙鹹豬手,總是想抱著自己。
將其拉離了三次之後,忍無可忍之下,便想一走了之,卻瞥見這個家夥緊皺的眉頭,每次隻要抱著自己的時候,就會有所舒展。
也許是一時不忍,也許是觸景生情,也許是總之,本想離開的心思,一下子就淡了下來。
自從來到了京師之後,她就發現這個家夥遠沒有在顏神的時候,那樣肆意灑脫。雖然還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勢,但她也能發現,他真的是有些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