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雛形(1 / 2)

在家下的時代,皇帝的顏麵,就等同於國家的顏麵。一旦皇帝顏麵受損,影響的就是整個國家的形象,所以但凡有些骨氣的皇帝,為了國家的名聲,寧願選擇身死,也絕不苟且。

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即便他是皇帝。

赫赫有名的一代悲劇皇帝,明朝崇禎帝就寧願選擇自縊於煤山,也沒有選擇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甚至連李唐國主李為了免受宋廷的羞辱,都甘願自赴黃泉。就更不用是被後世太祖寫進《沁園春雪》中的趙老二了。

“你是要將這個錢莊,掛在戶部的名下?”趙匡胤皺眉道:“皇族不可以放印子錢,難道朝廷就可以放印子錢了?”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事關麵子的問題,本身就沒有什麼好妥協的。唯有到了真正走投無路的時候,也許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來,但現在趙老二有很多種選擇。

當然最極端的手段,就是戰爭。

而遼宋兩國勢必會有一戰,隻有在相互掂量過各自的斤兩後,才能將自身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進行最後的談判。

當然,若是能直接消滅,那就最好了,談都不用談了。

於是聞與趙匡胤便不約而同的將話題轉移到了錢莊的問題上,而對於向遼國進獻美人一事,就直接默契的避而不談了。

聞執禮正色道:“陛下,如今我朝新立,百廢待興,正是大力發展民生之時,但下戰亂百餘載,百姓窮困不堪,家無餘財,即便想籌措些許錢財,置田行商,也是問路無門。

民間拆借印錢,如今最低皆為月利三成,如此高昂的月利,百姓們即便是有心拆借,也是無力償還,甚至不得已前往借債的百姓,最後反而淪落到了要賣兒賣女抵償債務的地步。

都是我朝百姓,陛下子民,如今由朝廷出麵,用少量月利幫其度過難關。

微臣相信下百姓定當歸心。

如此,即可相助百姓,也能順便解決國庫空虛的難題。

微臣認為此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德政。”

“年利三成!年息一成!”趙匡胤看著奏章沉吟道:“整整降低了一十二倍的利錢,確實對百姓會大有助益,但是你如何保證,這些錢財,最後借給的是百姓,而不是像你這樣的大戶呢?”

“”這不是**裸的歧視嘛!不懂還非要裝懂,丟人都不知道怎麼丟的。聞咧咧嘴道:“陛下,一視同仁很重要,隻有像微臣這種大戶,才能大規模的借錢,也唯有如此,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百姓們才會有賺錢的地方,他們才能變得富裕起來。

陛下,您也去過管樓村了,微臣給那些工匠們的工錢,可是平常的兩倍。”

“看聞卿奏章上所寫,此錢莊將來可是要聚下之財,你就沒有想過,萬一錢莊將來出了事情,可怎麼辦?”

趙匡胤雖然對此錢莊的運營模式有些一知半解,但帝王的嗅覺,還是令他敏銳的察覺到,將來所麵臨問題的嚴重性。

聞正色道:“陛下,此錢莊,將來無論如何都不能出事,因為一旦出事,後果將會十分嚴重,甚至會動搖國本。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錢莊裏可都是百姓們的血汗錢,一旦他們的錢不見了,後果將會比兵變還要可怕。”

“既然你深知此中厲害,那為何還要一意孤行的籌建此錢莊?”趙匡胤悚然一驚道。他終於明白剛才的那一股子發自內心的寒意是從那裏來的了。正是聞所言,一旦百姓們的錢財出了問題,造反那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聞執禮道:“陛下容稟,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正如火藥,用之於敵,便可殺敵於無形。然若自爆,卻也能自毀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