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清華書院(1 / 2)

隻要有了充足的錢財,沙漠可以變綠洲,滄海也能變桑田。

祖祖輩輩幾千年來隻會從黃土地裏刨食吃的百姓們,第一次見識到了資本的力量。

曆時半年,管樓村的大建設終於告一段落,有了喻浩這樣的大匠加入,許多的工程難點,全都迎刃而解,工程進度自然也就加快了不少。

宏偉典雅的鳳凰大劇院,莊嚴肅穆的德仁堂醫館,奢華精美的鳳仙一品堂,整齊有序的管樓村坊市以及各具特色的學院建築,不斷的矗立起來。

紅磚鋪就的道路,青石打造的魚塘,白牆黛瓦的宅院,綠樹紅花裝點的村莊,此前貧窮落後的管樓村,仿佛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人間仙境。

資本的力量終於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了它猙獰的獠牙。

站在管樓村的最高處,望著已經舊貌換新顏的村落,聞很是滿意。

雖然用蓋房子的方式來拉升社會的整體工藝水平,手段有些低劣,但毫無疑問卻是當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後世的華夏被稱之為基建狂魔,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在所有尖端工藝都被壟斷的情況下,隻有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才能迅速有效的提升社會的工藝整體水平。

雖然蓋房子看似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那隻是一般的房子,若是蓋一座鳥窩那樣的房子,需要的可不隻是一個行業的進步。

至少在建造鳳凰大劇院與德仁堂時,龍門吊就被大規模的使用,而且各行各業為了滿足聞對於建築材料那苛刻的要求,磚石、冶鐵、船舶、木材、造紙、造車等關聯行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聞爵,好手段呀!”

一同前來的王溥與魏仁浦,看著煥然一新的管樓村,不由的感歎道。這還是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次見花錢可以花出這般效果的。

“兩位相國過譽了。”聞笑道。

魏仁浦歎息一聲道:“不知建造這樣的美景,需花費幾何?”

“百萬貫吧。”聞輕鬆道。

“這這個,聞爵當真是大手筆。”魏仁浦有些無語道。十分之一的國庫收入,就這樣沒了,除了用大手筆來形容,也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了。

“美景,確實是美景。隻是這靡費聞爵難道不認為有些過於勞民傷財了嗎?”王溥皺眉道。

“王公若是如此認為,子可就要反駁一下了。”聞咧嘴道。這些個古人整個就是一個死腦筋,在他們看來,錢隻有埋進茅坑裏,吃糠咽菜,勤儉節約才是一種美德。

“願聽聞爵高論。”王溥不置可否道。

“王公所的勞民傷財,子是不認同的。所有前來管樓村做工的百姓,子都是按照市價的兩倍來發放工錢,個別手藝精湛的工匠,甚至會發放四倍工錢。

粗略估算,前來管樓村做工的六千餘名百姓,他們今年的收入至少要比往年提高兩倍以上,而且因為有大批的百姓來管樓村做工,所以吸引了周邊三千餘名百姓來這裏做些買賣,賣些吃食,日用品,這就明這三千餘名百姓今年的收入也提高了。

更遑論那些給管樓村供貨的商家,他們賣出了磚石、木材、鐵器、布料等等商品,他們肯定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最後便是官府了,因為有了買賣,他們也收到了不菲的稅賦。

子想請問王公,在這樣一樁盛事前,誰被勞民?誰被傷財了?”

“”

王溥聞言不由的一愣,確實如聞所言,百姓們賺到錢了,商戶們也賺到錢了,甚至就連官府也賺到錢了。可既然有賺到錢的,那就一定有賠錢的才對。

一飲一啄自有定數,錢財也應如此才是。

“那就是聞爵傷財了。”正如聞所言,這勞民確實談不上,可傷財卻是一定的,畢竟聞一下子就花費了百萬貫。

聞微微一笑道:“雖然子花費了百萬貫,可是子卻得到了一個猶如仙境一般的村子。給幾百人蓋了各自的宅院,更是建造了一個可以養贍幾百戶人家的坊市,還有一個可以挽救無數可憐女子的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