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欲開科舉
年輕王上可以沒有正行的時候,高召必須有正行,所以他火急火燎的去替年輕王上找人書,年輕王上看著高公公的背影,笑容溫暖,偌大王城,唯這位老人家是可以相信的,也好,還有可以相信的人。
陳年縮在躺椅之上,看著蒙蒙細雨,心裏想著遠方的人,不知道弟弟在青木城過得如何,他脾氣不好,又不愛動腦筋,萬一惹上了那些驕橫的公子哥兒,會不會吃虧,要是被欺負了,現在可沒有哥哥給他撐腰。
“要是那個老道士照顧不好九兒,等此間事了,我就去掀了你的青木城。”陳年暗自想到。至於那個古怪精靈,鬼點子一大堆,生性好動的妹,他倒是不怎麼擔心,溫先生為她做了擔保,又拜在儒家初代聖人門下,為關門弟子,自然是不會差的。
溫先生,底下最為講道理的老先生,也是最護短不講道理的,因為他的弟子一定是站在道理這一邊的。
大姐跟著年輕的牛鼻子去了武當,不知道武當的人如何,大姐那麼好看,那個跑去學佛法的道士,一定會有很多情敵的,想到這個,陳年就很開心,大姐是最好的大姐,大姐夫嘛,不太好。
後便是中秋了,陳年不覺得孤單,隻是憂傷,往年娘親在的時候,會帶著自己一起做月餅,雖然娘親的手藝真的是慘不忍睹,難以下咽,但是娘親做的,都得捏著鼻子囫圇吞下,娘親是底下最好的娘親,父王是底下最差的父王,卻是最好的王上。
想著想著,陳年就睡著了,趕回來的高公公輕手輕腳的給年輕王上蓋上毛毯,關上門窗,看著那位不過二十三歲,便頭發花白的年輕王上,眼裏滿是心疼,多少糟心事,才會讓這個才二十三歲的青年,白了頭。
第二朝會,陳年就坐在大殿之上,正在光明,聚精會神的看著人書,關於一眾官員的正事,陳年是一概不理的,反正自己知道了也沒有用,還不如不聽。
“啟稟王上,臥虎旱災,已有百姓餓死。”丞相道,眼睛卻是盯著紀國公,畢竟這件事是由著紀國公處理的,如今旱災治理無功,王上無用,民怨沸騰,正是一個砍紀國公一刀的大好時機。
陳年放下人書,低著頭整理自己的龍袍,淡淡的道:“此事由紀國公處理,紀國公,”陳年抬頭看向紀國公,“你,怎麼回事?”
回王上,運往臥虎郡的賑災糧食,半路別匪盜劫走,老臣懷疑,劫糧一事,是有高手操控,老臣已經在查,卻未發生半點蛛絲馬跡。”
“既然是查案,那便交給刑部處理,你抓緊時間籌備糧食,送往臥虎郡,”頓了頓,年輕王上打了一個哈欠,“還有何事?若是無視,便都回去吧,寡人有些乏了。”
“王上日夜操勞,是該多休息。”丞相發自內心的道。
陳年點點頭,起身離去,等陳年走遠了之後,紀國公擋在丞相前麵,笑著道:“丞相好手段啊。”
“彼此彼此!”丞相拱手笑道,“那就辛苦紀國公大人,籌備糧食了,我這一把老骨頭啊,也是有心無力哦~”
大虞三位權勢最大的老人,朝堂之上,以丞相和紀國公勢力最大,明爭暗鬥,其次是陳年的王叔,那位武功卓越的大虞軍神,常年鎮守邊關,但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因為先王駕崩之前,曾對陳年私下過:“你那王叔心高氣傲,當年是負氣去了邊關,我已經與他了,若是你真無法製衡朝堂,他便有監國之責,再護住我大虞十年。”
王叔一直不喜陳年,這些年也多有責難,陳年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再後來王叔便再也沒有過陳年,陳年知道,王叔不止一次對自己動了殺心,帝王家事,從來無情,若是他真要舉兵謀反,陳年現在也無可奈何,隻是想到那麼多心髒的人要和自己一起死,他就覺得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