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 登雲級戰列艦(1 / 2)

19世紀最後十年期間,中華帝國麵臨來自日本海軍和俄國海軍的軍事威脅和武裝挑釁,海防日益緊張。甲午戰後,中華帝國僅有的定遠和鎮遠二艦作為甲鐵戰列艦在亞洲稱王稱霸的時代過去了,帝國海軍急需要新式戰艦補充海軍。

為了對抗日本海軍主力艦富士級戰列艦,中華帝國向英國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船廠訂造兩艘戰列艦,此即為登雲級戰列艦。

登雲級戰列艦作為中華帝國海軍的首級全鋼製戰列艦,其意義重大。由懷特主持設計的該級戰列艦以英國最先進的威嚴級戰列艦為藍本,針對日本海軍富士級戰列艦進行優化設計,其主炮倍徑比富士級高了5倍達到40倍徑,威力和精度增加很多。裝甲防護方麵采用德國新式克虜伯裝甲,比富士級使用的哈維鋼甲的抗打擊力強很多。雖然該級艦在航速上略低於富士級的18節速度,但該級艦作為世界海軍第一個裝備無線電係統和電話係統的戰列艦,其海戰時的作戰效率提高數倍。當然,這些電訊設備在當時還是一個奢侈品,因此登雲級戰列艦的造價也就高出了很多。

不過,物有所值。在此後的中西戰爭、中俄戰爭和中日戰爭當中,登雲級戰列艦表現出眾,在主力艦決戰當中戰功彪炳,為帝國海軍的崛起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登雲級戰列艦,因其加高了幹舷,成為中華帝國首次擁有深海作戰能力的戰艦,因此西方代號旅洋級一等戰列艦。

登雲級戰列艦,同級建造兩艘,分別是登雲和踏雲。

登雲級戰列艦詳細參數:【僅供參考、交流之用,歡迎海軍發燒友們參與畫圖作業】

船名:登雲號

國籍:中華帝國

船型:戰列艦

舾裝完工:1897年

排水量:

14,011噸輕載;14,785噸標準;16,057噸正常;17,07噸滿載

尺寸:全長/水線最大寬度吃水

4651英尺/4651英尺7500英尺749英尺(正常裝載)

1000米/1000米86米88米

軍備:

4-101英寸/05毫米火炮(火炮),86570磅/968千克炮彈,1897式

後膛炮安裝在科爾斯/愛立信式旋轉炮塔內安裝

在中心線艏尾,均勻分布

1-598英寸/15毫米火炮(6火炮),10715磅/4860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在炮塔座上)

在兩側,均勻分布

16-46英寸/880毫米火炮(8火炮),079磅/94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在炮塔座上)

在兩側,均勻分布

8-185英寸/470毫米火炮(4火炮),17磅/144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甲板炮座上安裝

在兩側,均勻分布

4-146英寸/70毫米火炮在單裝炮架內,155磅/070千克炮彈,1897式

機關炮安裝在甲板炮座上安裝

在兩側,均勻分布

舷側重量5,11磅/,19千克

每炮備彈,主炮組:150

-177英寸/450毫米水線上魚雷

裝甲:

-裝甲帶:寬度(最大)長度(平均)高度(平均)

主要:1英寸/10毫米77英尺/8450米1040英尺/17米

艏艉:15英寸/80毫米1495英尺/4549米1040英尺/17米

上部:6英寸/60毫米77英尺/8450米801英尺/44米

主裝甲帶覆蓋100%的正常長度

-魚雷防護壁:

118英寸/0毫米77英尺/8450米61英尺/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