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上麵也是有考量的,在他們想來,給蔡仍五百個指標,蔡仍如果隻招一兩百個士兵,就算給足額軍餉,還有大把的剩餘,而且哪有給足額軍響的傻子?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蔡仍不僅準備招齊五百人,還準備當個給足響的“傻子”。
有人可能問了,那蔡仍不就得往裏貼錢了嗎?
這是自然,否則蔡仍又怎麼能牢牢抓住金吾軍的兵權?
扯遠了。
招兵大旗一展開,蔡仍就讓人將黃橙橙的銅錢擺在四周,並將金吾軍的軍響清清楚楚的寫出來張貼在招兵牆上(就貼在招兵告示邊上),並且聲明,隻要被選上進入金吾軍,就先發三個月的餉銀,即每人九緡(這隻是新兵的軍餉,隨著兵齡增加,軍響也會增加)。
在這個時代,一緡大概能買兩百斤左右的大米或半匹布,三緡足夠養一家人了,換而言之,蔡仍給應招者的待遇絕對豐厚。
兵源充足,蔡仍給的待遇又絕對豐厚,應招者自然雲集。
在這種情況下,蔡仍當然要挑最好的兵。
……
“什麼?我落選了?”
初試處,一個彪形大漢難以置信的嚷嚷道。
不僅彪形大漢難以置信,不少圍觀的人也都一臉不可思議。
隻見這大漢,黑熊一般的身體,鐵牛似的筋骨,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晴射幾萬道寒光,任誰見了,都會豎起大拇指,道一聲:“好漢子!”
而且,有認出這個好漢子的人,知道這個好漢子可是遠近有名的豪俠許猛,有一身很不錯的武藝,即便是赤手空拳,五七人也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然而,像許猛這樣的好漢,竟然都落選了,並且是在初試階段!
這讓眾人納悶不已!
再一看被蔡仍選上的人,眾人就更納悶不已了——蔡仍選上的人,除了黑大粗壯皮肉結實以外,一個比一個普通,全都是一幅憨憨的樣子,其中幾個一看就是那種腦中短根弦的人,得再直白一點就是,這幾個人很明顯就是笨、呆、木、反應慢,他們哪裏能比得上許猛?眾人實在是想不明白,蔡仍他們為什麼選這樣的人加入金吾軍,也不選許猛這樣的好漢加入金吾軍?
這許猛,在陽武縣能闖上偌大的名氣,自然不是輕易就能打發的,尤其他還自認占著理。
因此,見自己落選了,而那些傻啦吧唧的人卻被選上了,許猛當即就不幹了,他也不理將他刷下去的蔡仍家的家仆,而是直接就衝到蔡仍坐著的地方,抱拳道:“將軍容稟,人許猛,陽武縣本地人,仰慕將軍威名,特來應招參軍,卻不想,人的一腔報國熱情,卻換來了初試都沒通過的結果,人自問還有些武力,也粗通兵書戰策,實不知為何會落選?還請將軍告知!”
蔡仍抬眼看了許猛一眼,不答反問:“你是城裏人嗎?”
許猛答道:“人生長在陽武縣城,自然算是城裏人。”
蔡仍又問:“你可曾在官府任過職?”
許猛答道:“人曾在本縣當過兩年獄卒,應該算是在官府任過職。”
蔡仍再問:“你膽子嗎?”
許猛答道:“人一身是膽。”
蔡仍直言不諱的總結道:“你不符合我的招兵標準,所以你落選了。”
蔡仍曾讀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
戚繼光選兵有四不要和四要。
四不要分別是:
一、城裏人不要。
按照戚繼光的標準,城裏人見過世麵,對上級的命令不太服從;
二、在官府任過職的不要。
戚繼光認為,在官府任過職的人,對政府的體係已經十分熟悉,十足的兵油子;
三、四十歲以上的人不要,皮膚白淨的不要。
戚繼光認為,年齡大的人,體力不支,按當時的法皮膚白淨的人都是勞動不多的人,難以吃苦;
四、膽子特別、膽子特別大的不要;
膽子的人,不用多,這樣的人根本就當不了好兵,而膽子特別大的人,則容易偏激、冒進。
而四要則是:
一、要標準農民,每在田工作的。
農民能吃苦,又有體力,重要的是服從管理;
二、要黑大粗壯肌肉結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