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蔡仍擔心的是廣信軍和順安軍。
這兩支軍隊,雖然成立已久,還各有一萬多人馬,裝備也算齊全。
可據蔡仍所知,這兩支軍隊其實已經有十幾年沒有出戰過了,上次出動,還是跟王厚和童貫收複青唐地區,並且還不是正式部隊,而是預備隊。
蔡仍真的很懷疑這樣的軍隊能不能攻下堆粟山?
如果廣信軍和順安軍攻打不下堆粟山,對蔡仍沒有影響,蔡仍也懶得去管這事,跟著瞎混也就是了。
可問題是,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和張良山上的宋江義軍是相互為援的關係,一旦廣信軍和順安軍剿堆粟山失敗,再往嚴重點,萬一廣信軍和順安軍被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擊敗,那攻打張良山的中央禁軍就會麵臨前後夾擊的危險,進而吃敗仗。
所以,蔡仍沉吟了一會,問道:“請問黃招討、梁都監,此乃最後的作戰計劃,還是有可以再商量的餘地?”
黃潛善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沉聲道:“蔡統領有何高見?”——這份剿匪計劃可是黃潛善煞費苦心擬定的,他哪願意讓別人質疑?
梁方平剛剛立過大功,而黃潛善剿匪四五個月,不僅沒能剿滅宋江義軍,反而又讓宋江義軍壯大了起來,因此梁方平根本就不將黃潛善放在眼裏。
另外,梁方平知道蔡仍是真能打。
所以,梁方平仿佛沒看見黃潛善的臉色一般,和顏悅色的對蔡仍道:“蔡統領有什麼想的盡管,這個計劃還沒有最後定。”
這時候可不是謙讓的時候,蔡仍還指望著再立新功繼續壯大呐,哪能不把握機會話?
基於此,蔡仍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將認為,這是個平均分配兵力地計劃,我軍在堆粟山和張良山兩個戰場都不能獲得絕對優勢,按照這個計劃,即便我軍取勝,也有可能是慘勝,因此將認為這個計劃不妥。”
蔡仍的話音一落,梁方平的愛將田師中就在梁方平耳邊耳語了幾句。
梁方平聽罷,神色一動!
黃潛善見狀,問梁方平:“梁都監有什麼見地?”
梁方平道:“這夥叛匪的戰力,大家都清楚,咱們自身有多大本事,咱們也都清楚,而事實正像蔡統領所的那樣,這麼平均分配兵力,恐怕難以剿滅堆粟山和張良山上的叛匪,甚至有可能連其中之一都剿滅不了。”
黃潛善沒好氣的道:“梁監軍有什麼高見,不妨直接出來。”
梁方平聽言,看向蔡仍,道:“蔡統領,你來替咱家好了。”
眾人都暗罵:“滑頭!”
隻有蔡仍一本正經的應道:“諾!”,然後侃侃而談:“將認為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堆粟山、張良山中的任一座山,如果讓將選擇的話,將就選擇集中攻打更好打的堆粟山。”
黃潛善道:“打堆粟山,張良山上的叛匪難道不會來援堆粟山嗎?”
蔡仍道:“所以要派一軍牽製住張良山上的叛匪,嗯……我們可以派出一軍,大張旗鼓的向張良山前進,誘使張良山上的叛匪前來交戰或固守張良山,主力卻潛行堆粟山,一舉殲滅堆粟山上叛匪。”
聽了蔡仍的計劃,眾人交頭接耳的討論一番,最後都覺得以五萬絕對優勢的兵力去殲滅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把握更大一些。
現在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去誘敵牽製張良山上的宋江義軍?
慢慢的,眾人不約而同的看向蔡仍——他們的意思很明確:既然這個計劃是你蔡子因提出來的,那麼就由你蔡子因來完成這最艱巨的任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