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任鳥飛(2 / 2)

前麵的戰鬥一打響,跟在秦明他們身後的董平等人就隱隱約約聽見了。

雖然書讀得少不懂圍點打援,但董平好歹也是經曆了大大幾十仗,怎麼會想不到有人伏擊了秦明和他率領的馬營?

這時,董平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去救援秦明?還是去與穆橫彙合,然後再做計較?

躊躇了一會,董平暗道:“官軍必定是在老鴉坡伏擊的秦明,這麼遠的距離,等我帶人趕到了,那裏的戰鬥恐怕已經結束了。”

這麼一想,董平當即作出決定——與後麵的穆橫合兵一處。

可以,董平做的這個決定很對——金吾軍剛擊潰秦明所率領的宋江義軍的馬營,就準備了接戰,如果董平隻率領兩千五百宋江義軍的農民軍與攜大勝之威的金吾軍交手,那完全就是給金吾軍送一道飯後甜品。

很快,董平就和穆橫合兵一處。

另外,董平還截到了十幾騎從前麵退下來的潰騎。

從這些潰騎口中,董平和穆橫得知,秦明敗了,而且,因為對方組織的進攻很有效,也有馬軍擴大戰果,他們的馬營算是徹底指望不上了,而對方雖然隻有兩千多人馬,卻有一支馬營,並且對方的馬營還極為奢侈的是一人雙騎。

“怎麼辦?”

董平和穆橫左右為難。

雖,在兵力上,他們仍然占優,可戰場上,賬卻不能這麼算,在空曠之地,一騎輕騎的戰力輕抵五個、甚至是抵十個普通士兵都一點問題沒有。

別以為這是誇張,這一點都不誇張。

在現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騎兵是足以決定交戰勝負的重要力量。

騎兵高速前進帶來的衝擊力,是對步兵的最大威脅。

其次則是騎兵的高機動性,打不過你我就跑,你又追不上我,等你鬆懈了我又過來騷擾你。

簡而言之,一支缺乏訓練的步兵在直接麵對騎兵衝鋒時,很容易因恐懼而一觸即潰。

待步兵的陣型被衝散之後,騎兵便可以利用其機動性乘勝追擊、斬殺那些來不及逃避的步兵。

而董平和穆橫所率領的宋江義軍就是這樣一支缺乏訓練的步兵。

所以,如果將金吾軍的馬營算上,宋江義軍的兵力,並不占優。

其實,步兵對付騎兵,並不是沒有辦法,但這些辦法全都得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遠不如騎兵對騎兵來得容易。

這也是蔡仍為什麼先打掉宋江義軍的騎營的原因之一——其實,最早的時候蔡仍是準備打掉宋江義軍的後軍的,或者是趁敵人不備直接伏擊整個宋江義軍,總之是根據宋江義軍的回援情況隨機應變,後來宋江義軍的馬營將大部隊遠遠的甩在後麵,獨自進入自己的伏擊圈,蔡仍權衡了一下利弊,才決定先吃下宋江義軍的馬營。

麵對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董平和穆橫發生了分歧。

穆橫道:“兵力不占優勢,咱們不能與之決戰。”

董平卻道:“官軍的戰力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一個打他們十個都沒問題,這一路打過來,咱們打了多少以少勝多的勝仗,你難道忘了?再,咱們五千五,他們隻有兩千多,兵力怎麼就不占優了?秦明戰敗身死,那是因為他們馬虎大意中了敵人的伏擊,如果是公平一戰,可能馬營自己就將那點官軍擊敗了,官軍,豬羊罷了。”

不待穆橫話,董平就又道:“退一步,不與之一戰,咱們何去何從?是去救援張清他們,還是突破官軍的封鎖與哥哥他們彙合?堆粟山上現在四五萬官軍,封鎖線上五六萬官軍,而咱們前麵隻有兩三千官軍,哪多哪少?”

穆橫道:“這隻官軍有點邪性,他們不直接與咱們決戰,卻繞道去攻打咱們山寨逼咱們回援,等咱們回援了,他們又設伏伏擊咱們殲滅了秦明他們馬營,這種表現,絕不是那些咱們一擊就潰的官軍的表現,所以,我覺得咱們不該與之決戰,要不然,咱們選撤到讚皇,靜觀其變?”

董平一握他手中長槍,冷冷的道:“你想背叛哥哥?”

見董平這個屠夫要暴起殺人,穆橫忙道:“哥哥待我恩重如山,我又怎會做背叛他之事,實是這夥官軍有些蹊蹺,我才想心行事。”

聽了穆橫的解釋,董平才稍稍一緩,道:“如果咱們撤走,官軍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張清他們,等張清他們被官軍擊敗,官軍就可以對哥哥他們進行各個擊破,等哥哥他們全都被擊敗了,你我逃到哪裏,能獨活?而咱們如果將前麵那支官軍擊敗,咱們就可以依托張良山不停的騷擾攻打張清他們的官軍,那樣官軍必然就無法全力攻打張清他們,拖得久了,官軍可能就會撤走了,到那時,咱們就海闊憑魚躍、高任鳥飛了。”

這個道理,穆橫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可穆橫真的覺得,那支不按套路出牌的官軍,非比尋常,不該與之硬碰硬。

就在穆橫想再跟董平商量商量之際,被董平和穆橫派出去的探馬突然回來稟報:“兩位頭領,前麵那支官軍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