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些傷殘兵,他們是切身的受益者,因此,他們對蔡仍的忠誠度更高,也更擁護蔡仍。
離醫護營還有一段距離時,蔡仍就聽見陣陣的呻吟聲。
蔡仍的臉色也因為這些呻吟聲而變得不太好看,甚至有些怒火中燒。
別誤會,蔡仍當然不可能衝這些傷殘兵發火,他們全都是英雄——全都是為自己而受傷的英雄,蔡仍怎麼可能衝他們發火?
蔡仍的火是衝黃潛善那群人發的。
兩個月前,蔡仍率領金吾軍解決了張良山上的叛匪過後,就率領金吾軍駐紮在了張良山上,然後就一邊吃瓜、一邊看著官軍和宋江義軍交戰。
當時,官軍中,不論是河北禁軍,還是中央禁軍,都不想已經立下大功的金吾軍再出手了,害怕金吾軍把剩下的戰功(在那時的他們看來已經是到了他們嘴邊的戰功)也都搶走。
蔡仍也樂得不打那種必須得拿人命往上堆的攻堅戰,便一邊當吃瓜群眾、一邊到處挖牆角、一邊繼續經營金吾軍,沒事的時候再玩一玩花寶燕和程婉兒,生活過得好不愜意。
哪成想,黃潛善和梁方平率領五萬大軍、十萬民夫攻打堆粟山寨,連攻了一個月,都沒將其攻打下來,自己反而損兵折將傷亡近兩萬。
這樣的戰果,讓吃瓜群眾蔡仍的下巴都快驚掉了。
蔡仍不僅暗暗僥幸:“幸虧老子當初直接就把張良山上的宋江義軍給連窩端了,要是隻打著牽製的主意,我上哪給他們牽製這一個月多時間?”
黃潛善、梁方平率領五萬大軍、十萬民夫沒能打下堆粟山寨,固然有他們是廢物的原因,可更多的還應該是守寨的人了得,否則絕不可能是這樣的戰果,要知道,那五萬大軍、十萬民夫中也不乏英勇敢戰之輩,像張俊、楊沂中,可都是悍將。
有人可能會,張俊、楊沂中他們是能打,可他們不是被你蔡仍挖走了嘛。
是,事情的確是這樣的。
可即便是這樣,那五萬大軍、十萬民夫中仍不乏英勇敢戰之輩,像梁方平手下大將王宗濋、田師中,像黃潛善手下大將楊惟忠,都算是挺能打的——以蔡仍現在的級別,隻能挖到一些低級將校,王宗濋和楊惟忠都跟蔡仍級別差不多,田師中是梁方平的愛將,他們這些人,蔡仍是無論如何都挖不來的。
但就是有王宗濋、田師中、楊惟忠這些還算能打之將,官軍還是沒能攻下堆粟山寨。
這就很能明,守衛堆粟山寨的宋江義軍很不一般。
後來,蔡仍將穆橫和燕青叫來一問才知道,守衛堆粟山寨的宋江義軍頭領是:沒羽箭張清,病尉遲孫立,拚命三郎石秀和鐵王晁蓋。
自那以後,蔡仍就將這四個人的名字記下了。
後來,黃潛善、梁方平等人一看,這堆粟山寨也攻不下來啊,便與駐守在白菇溝—竹林寨一帶的增孝蘊等人一商量,決定:派一萬大軍和兩萬民夫鎖住堆粟山,直接進行下一步,也就是攻打五馬山、瓦龍山以及萬花山,企圖先剿滅這三座山上的宋江義軍,然後再回過頭來處理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
黃潛善、梁方平、增孝蘊他們的計劃非常簡單,甚至都沒變,他們先以四萬大軍、八萬民夫隔開五馬山、瓦龍山與萬花山,然後以四萬大軍和八萬民夫攻打萬花山。
這回,雙方調換了一下任務,乾寧軍、永靜軍、保定軍、信安軍、安肅軍、永寧軍負責攻萬花山寨,廣信軍、順安軍以及中央禁軍負責切斷兩方的聯係。
結果,乾寧軍、永靜軍、保定軍、信安軍、安肅軍、永寧軍的表現還不如廣信軍、順安軍以及中央禁軍——他們打了二十多,沒打下萬花山不,自己還死傷了三萬多。
這讓在一旁吃瓜看戲的蔡仍,不禁大搖其頭,心道:“北宋真是沒救了。”
也不知是誰注意到了,他們在前線流血流淚,蔡仍和金吾軍在後麵吃瓜看戲,竟提議讓金吾軍去攻打一下萬花山。
這個提議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而且,有人:金吾軍隻會打一打伏擊戰,根本打不了殘酷的攻堅戰。
對於這樣的聲音,蔡仍本不想理,可金吾軍的將士不幹了,紛紛向蔡仍請命,請求去攻打萬花山寨,讓別人看看金吾軍到底能不能打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