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隨後語氣一轉,有些惋惜道:“隻可惜,他們怎麼試都試不出來將兩者轉換的辦法,他們隻能試出琉璃鏡後麵塗抹的東西中應該有水銀和錫。”
李邦彥又提議道:“想知道其製作方法,易也,隻需……”
趙佶李斷李邦彥道:“蔡仍已經答應給朝廷特供琉璃鏡了,像朕的那塊那麼大的,是不易製作和運輸,價格要貴一些,一半大的,隻要五千緡一塊。”
李邦彥頓時就啞口無言了——在他看來,那麼神奇的琉璃鏡,才五千緡一塊,實在是不貴,他甚至都動了要買幾塊的念頭。
趙佶又領著李邦彥看了幾物,邊看邊介紹道:
“這是眼鏡,是梁師成獻給朕的,是蔡仍送給梁師成的,戴上它以後,有目疾的人,就可以看清東西了……”
“這是放大鏡,用它照東西可以放大物體,也可以用它取火,朕猜測你獻給朕的望遠鏡跟這放大鏡之間可能有所聯係,它是吏部侍郎張邦昌獻給朕的,是蔡仍送給張邦昌的……”
“這是琉璃珠,是兵部尚書薛昂獻給朕的,是蔡仍送給薛昂的……”
李邦彥聽完,皺眉道:“蔡仍跟這麼多高官都有關係?”
趙佶沒接李邦彥這個話茬,而是反問李邦彥:“愛卿是怎麼認識蔡仍的?”
李邦彥立即照實答道:“臣是前日在樊樓與他認識的,臣與他並無深交。”
聽了李邦彥的答複,趙佶暗道:“跟張邦昌他們的情況差不多,都是蔡仍最近才認識的……蔡仍如此結交權貴,是為自己的仕途鋪路,還是因為朕召他入京又沒有召見他而著急,才想靠朕的近臣接近朕?”
趙佶又暗道:“不論是哪個原因,都明蔡仍還不夠穩重,至少是不會壓抑自己的野心,這樣浮躁的心性,還需要好好鍛煉和磨練啊。”
趙佶是不會去抑製臣子的野心的,因為這是臣子奮鬥的動力,如果朝中的大臣都是那些對權力地位無欲無求的人,他趙佶靠誰來維持他的統治?那些無欲無求的人可是撂挑子就撂挑子,而且他們滿腦子都是皇權、相權並列,而不是皇權至上。
至於結黨營私。
這已經是北宋王朝無法解決的頑疾了。
再者,不論哪朝哪代,臣子都會結黨營私,這是人之常性。
因此,趙佶不會因為蔡仍結黨營私就討厭蔡仍。
不過——
雖如此,可趙佶還是決定要再晾蔡仍一段時間,尤其是在李邦彥跟趙佶講了一條鞭法和這一條鞭法乃是蔡仍首創之後。
這就是趙佶的帝王之術了。
蔡仍已經表現出來了自己“文能提筆安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潛質。
甚至,在趙佶看來,未來的蔡仍,有可能會超越蔡京和蔡卞,成為大宋的頂梁之臣。
可正是因為如此,趙佶才更得晾著蔡仍,因為他要好好磨練一下蔡仍的性子打磨蔡仍這塊璞玉。
而且,蔡仍還不到二十歲,進入官場才一年多時間,就已經是正六品的武官了,在趙佶看來,蔡仍走得實在是太快了,因此必須得打壓一下蔡仍,免得蔡仍滋生出驕縱之心。
而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趙佶的目的都隻有一個,不想傷仲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