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摩尼教就是帶有反叛的意味——隻要他們覺得政府不公平、覺得官員腐敗黑暗,他們就會開始煽動民眾,告訴他們這就是黑暗時期,然後讓他們站起來奮鬥作戰,就可以迎來光明。
趙佶酷愛花石,蔡京為了讓趙佶高興,進而從趙佶手中得到權力,而於崇寧四年(十六年前)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並派朱勔父子幫趙佶收集花石。
蔡京的本意是由北宋朝廷花錢購買一些花石以供趙佶玩樂。
可一來,蔡京沒有料到趙佶的胃口會有那麼大,大到舉國之力搜刮了十幾二十來年都滿足不了趙佶對於花石的欲望——曆史上,一直到五年後的靖康之恥前夕,艮嶽才建造完畢。
二來,蔡京也沒有料到,北宋王朝的官吏會有那麼貪婪。
結果:
上麵的命令一下,下麵的官吏便千方百計的探聽民家哪裏有奇花異石,一旦查實,馬上查封,乃至於拆房扒屋,敲詐勒索,民眾稍有差錯,馬上投入監牢,無數中產之家為之傾家蕩產。
花石索取到手了之後,又要通過水路運往東京汴梁城。
為了使綱船通行無阻,甚至拆毀橋梁,破毀城郭。
有時遇到風浪,動輒船毀人亡。
運輸途中,官府強行征用大量商船和向東京汴梁城運糧的漕船。
船隊沿途騷擾兩岸百姓,強使供應差役,民眾都是苦不堪言。
花石綱在趙佶一朝陸陸續續搜刮了十幾二十來年,成為趙佶一朝在東南的最大弊政。
在激化的官民矛盾中,摩尼教勢力開始快速向東南滲透。
而方臘便是當代摩尼教的聖公。
除了是摩尼教的聖公以外,方臘還是一個漆園主(還有一是,方臘是萬年鄉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的傭工,考慮到方臘的人脈關係,傭工的可能性較,還是漆園主更可信一些),算是一個上產之家。
可即便方臘如此富裕,還是被北宋的官吏搜刮得一貧如洗,進而忍無可忍。
偏偏在這時,方臘有一洗臉的時候,竟然在水中看見他自己身著一身龍袍。
不久,方臘手下的一個教眾又給方臘獻上了一本推背圖。
在這本推背圖上,有一幅圖寫著: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
那十千,是萬字;頭加一點,就是方字;
冬盡,就是臘;
正應方臘二字。
稱尊者,更好解釋了,就是為君;
吳,東南。
合起來就是,方臘當稱霸東南,登基為帝。
《推背圖》一共六十幅畫像,也就代表六十個預言,本是推算唐朝國運的,可是袁罡和李淳風卻推算出了唐朝後數千年的曆史。
從《推背圖》誕生之日起,所預言之事,一一應驗——未中者,可能是時候未到,並不是不準。
因此,《推背圖》被譽為預言神書。
在方臘看來,這是老讓他割據東南。
於是乎,就在蔡仍在汴京焦急的等著趙佶召見的時候,方臘詐稱獲得授的符牒,率眾起義,他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置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從紅巾往上分六等。
東南民眾因為殘酷的稅賦征收和無盡的花石綱擾民,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因此,方臘登高一呼,臨近州縣的農民紛紛起義響應。
方臘率眾四出攻略鄉裏,不到十時間,就有數萬人參加了方臘義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