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清照也被卷入其中,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原本恩愛的夫妻,那時不僅麵臨被拆散的危險,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經沒有了李清照的立足之地,最終李清照不得不隻身離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歸的家人,李清照與趙明誠勞燕分飛。
等李清照和趙明誠再聚,沒過多久趙家又被卷入黨爭之中,趙明誠因此失了官。
那時,趙明誠在失意之下,迷戀上了文物古董,經常要出門尋訪文物古董,遊山玩水,有時一兩年都不回家。
同樣是那段時間,趙明誠就算不外出,也整和李清照在一起校對古書,以至於家裏的桌椅、座席上都是書本。
這就導致他們夫婦倆成了學術研究的同事。
而李清照的才學太高了,慢慢的,趙明誠不僅敬服李清照的才學,甚至開始尊敬起李清照來。
結果,李清照不僅成了趙明誠的“哥兒們”,還成了趙明誠的“老師”,趙明誠對李清照越來越沒有非分之想,兩人從那時起實際上就變成了有敬無性的一對柏拉圖——用“相敬如賓”這個詞來形容也可以。
趙明誠不敢碰李清照,不代表趙明誠不想女人。
這幾年,趙明誠在外麵先後納了好幾房侍妾,並有不少相好。
對此,李清照其實很嫉妒,隻是她自持身份,不好表現出來。
再者,趙明誠雖然不碰李清照,但也沒有拋棄李清照,對李清照,趙明誠甚至比對自己老娘都尊敬。
(這並不是在黑趙明誠,而是真有其事,趙明誠生前友人洪邁就是這樣的:“東武趙明誠……妻易安居士,平生與之同誌。”,而李清照也不隻一次做詩暗示趙明誠因新歡而冷落她了。)
其實——
這些原本都不是問題。
如果李清照能為趙明誠生下一兒半女,這一切的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隻可惜,趙明誠不行,無法生育——也不知是什麼原因,趙明誠那方麵很不行,不僅僅是李清照,他的一眾妾,也無一人為他生下一男半女。
(這也不是黑趙明誠,趙明誠的確無法生育——趙明誠一生妻妾不少,可無一人為他生下一兒半女。)
綜上種種,李清照與趙明誠之間的婚姻其實早就出了問題。
這次,趙明誠回京運作落致仕,需要李清照家的勢力幫忙,才帶李清照一塊回京的。
李清照不希望她與趙明誠之間的婚姻一直這樣下去。
因此,這次回京了之後,李清照不留餘力的幫助趙明誠,以期趙明誠能夠回心轉意,與她繼續從前的恩愛,而不是將她供起來,當一尊活神。
隻可惜——
事與願違,趙明誠才一複職,就故態複萌,又將李清照供了起來。
這讓李清照對趙明誠失望至極的同時,也不禁滿心的苦澀,怨命運對她不公!
蔡仍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話,就引得李清照陷入了沉思。
加上男主人不在,隻有女主人在家,蔡仍不便多留。
所以,跟李清照到客廳坐下,與心不在焉的李清照寒暄了幾句,蔡仍就拿出《快雪時晴帖》送給李清照,道:“此帖送於賢伉儷,就當我給賢伉儷賠罪了。”
李清照接過一看是下法書第一的《快雪時晴帖》的拓帖,頓時如癡如醉愛不釋手!
蔡仍見此,便知這禮送對了。
原本——
蔡仍想等李清照看完《快雪時晴帖》,再隨便跟李清照上幾句,就告辭離開。
可李清照也不知是內心煩悶想找人傾訴,還是因為收了蔡仍的重禮不好意思不好好招待蔡仍,竟然在放下《快雪時晴帖》後直接吩咐下去:“準備一桌上好的酒菜,我要與子因把酒言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