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魚(求訂閱!)(1 / 2)

等蔡仍親率金吾中軍和自己的一部分中軍部從趕到秀州城下時,戰鬥已經結束了,金吾右軍的步軍正在秀州兵以及陳遘組織的民夫的配合下打掃戰場。

蔡仍一到,王德、楊沂中等人立即就來跟蔡仍彙報這場戰鬥的經過。

蔡仍從頭聽到尾之後,暗呼:“僥幸!”

這也就仗著對手是方臘義軍這種不入流的農民軍,如果對手是金軍,那楊再興率領九百親衛軍衝入由五萬多敵軍布置敵陣當中的舉動,無異於自殺。

即便隻是方臘義軍這種不入流的農民軍,如果不是楊沂中支援的及時,那楊再興和他所率領的那九百親衛軍這次也必然要被方臘義軍吃掉了。

這也就算了,關鍵是,這樣一來,方七佛完全有可能一鼓作氣將秀州城打下來。

如果真是那樣,那整體局勢有可能就會向著有利於方臘義軍一方發展了。

就在這時,陳遘帶著秀州城中的一眾官吏迎了出來。

一見麵,陳遘就抱拳道:“恭喜蔡將軍,賀喜蔡將軍,一來到我們秀州就打了一場能左右整體戰局勝負的大勝仗。”

蔡仍連忙回禮,道:“讓陳大人和諸位大人見笑了,仗打成這樣,實在是蔡仍教導無方。”,蔡仍又道:“差點毀了諸位大人好不容易才穩住的局麵,全都是蔡仍之過,還望諸位大人海涵。”

見蔡仍並沒有因為打了一場這麼大的勝仗,就飄飄然,而是一來就意識到這個過程當中有可能會出現的危險,並且充分肯定了他們之前的功績。

這無疑讓陳遘等人對蔡仍生出不少好感。

陳遘不是沒有擔當之人,他道:“楊將軍之所以衝殺敵陣,我有推卸不掉的責任,若不是我拿言語激他,他也不可能以一千人馬衝殺敵方五萬大軍了。”

蔡仍搖搖頭,道:“激將之事,自古常有,是領兵之人都要麵對的事,如果中之,那隻能明領兵之人心理素質不夠,心智不成熟,與旁人何幹?”

見蔡仍似乎要完全否定楊再興的功勞,陳遘道:“也不能這麼,所謂藝高人膽大,楊再興將軍之武藝堪比項羽、李存孝,所以,對於楊再興將軍,也不能完全按照尋常將領來要求。”

蔡仍道:“謝謝陳大人能如此想,其實此事錯不在楊再興,是我考慮的不夠周全,因聽方七佛率領七萬匪軍已攻打秀州城三了,我便匆忙下令,讓楊再興是以最快速度增援秀州城,並沒有跟楊再興不許他出戰,他來到秀州城下,視戰場形勢和敵我實力而決定出戰,並沒有違抗命令的問題,而且,不論過程如何凶險,此戰他畢竟都打贏了,有功無過,若真有過,那也是我之過,不是他之過。”

聽了蔡仍所言,蔡仍身後眾將無不敬服蔡仍的公正和敢當。

陳遘則心道:“將功勞全都給了手下將領,將責任全都背在自己身上,難怪這些驕兵悍將對他心悅臣服為他所用。”

蔡仍左右看看,沒見到楊再興,問道:“楊再興哪去了?”

楊沂中答道:“楊統領追方七佛去了。”

蔡仍一怔,道:“方七佛被楊再興咬住了?”

楊沂中道:“咬住了。”

蔡仍又問:“方七佛帶多少人逃跑的?”

楊沂中道:“數百吧,當時太亂了,末將隻顧留下叛匪的馬軍以絕後患,並沒有太留意楊統領他們那邊的戰鬥,嗯……當時,楊統領身邊也應該有數十人馬。”

蔡仍心想:“那還真有可能捉到方七佛這條大魚。”

不過——

能不能捉到方七佛,還未必可知。

所以,蔡仍暫時先將此事放下,道:“此戰我方損失了多少人馬?”

楊沂中道:“具體人數還沒有確定,不過,楊統領所率領的那兩營親衛軍將士,死傷指定超過了七成,至於損失的戰馬,完全可以通過繳獲的戰馬抵消。”

蔡仍一聽,心就是一疼!

打仗有死傷是在所難免。

公平的,取得這樣一場大勝,己方隻死傷千八百人,戰果簡直不要太好了。

可這前提是,這千八百人不是蔡仍的親衛軍。

蔡仍的親衛軍,那都是從所有金吾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們不論是素質,還是忠心,都是金吾軍中最好的,沒有之一。

關鍵是,馬軍實在是太難培養了。

實話,要不是蔡仍曾去剿過宋江,招募過不少燕趙勇士,他根本就湊不齊這兩千五百親衛軍。

如今隻一戰,就打掉了三分之一。

試問,蔡仍怎能不心疼?

楊沂中看出來了蔡仍心疼,他忙又道:“末將這裏大約隻死傷了一成,右軍傷亡人數更少,另外,末將看過了,死傷的親衛軍將士中有一百來人,治養一段時間,還能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