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燕青送來的密信之後,蔡仍因升官並被允許招練三萬新兵生出的好心情,頓時就一掃而空!
趙宓金和趙福金竟然也懷上了!
再加上之前懷上的趙富金。
三個帝姬都懷上了自己的孩子!
這讓蔡仍的腦袋嗡嗡直想!
怎麼就這麼巧,一炮雙響?
震驚過後,蔡仍慢慢的也就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事實上,蔡仍最近的生育能力的確很強,就在不久前,家裏才傳來消息,素娘又懷上了,趙元奴也懷上了,甚至就連蔡仍偶爾臨幸了一次的金枝都懷上了。
再加上同期懷上的李清照。
這樣的生育能力,造成一炮雙響,真不是不可能。
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後,蔡仍腦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盡量壓下此事,否則真有可能會翻車,而現在還不是可以翻車的時候。
不過——
蔡仍現在也真是鞭長莫及。
沒有辦法,蔡仍隻能讓燕青通過筱菊她們去接觸趙宓金、趙福金、趙富金,看看她們有什麼計劃,然後出手幫她們,盡量將這事壓下來。
當然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
所以,在想辦法壓下這些事的同時,蔡仍也得做最壞的打算。
而最壞的打算,無疑就是提前造反。
現在,與之前的形勢,已經有所不同了。
首先,蔡仍人已經來到了東南,並且已經開始擴大隊伍。
再有,蔡仍有信心,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再加上方臘的勢力,是有能力跟趙宋劃江而治的。
所以,蔡仍現在可以反,也有很大的機會成事。
但話又回來,現在造反的條件還是不夠成熟——主要是,蔡仍如果反了,很可能會跟趙宋鷸蚌相爭,最後叫胡人漁翁得利。
如果真是這樣,那蔡仍很可能會像吳三佳一樣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蔡仍雖然是一個務實主義之人,但也不希望後世的人一提起自己就罵漢奸賣國賊。
關鍵是,蔡仍還有更好的機會,能讓他抓住大義的機會,能讓他更容易攫取下的機會。
所以,除非是萬不得已,否則,蔡仍是絕不會現在就反的。
可是——
話還得再回來。
雖然蔡仍現在還不想反,但該做的準備,蔡仍還是得做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收複了秀州和湖州之後,蔡仍一直沒有繼續南下去收複杭州,而是開始擴軍及訓練。
在這期間,童貫率領西軍、譚稹率領中央禁軍也已經經江淮水路轉運網絡南下了。
就在三前,十五萬大軍已經陸續到了金陵和鎮江,並以兩地為大本營。
童貫、譚稹、劉延慶等人一到金陵和鎮江一帶,就發現形勢已經完全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首先,他們之前最擔心的,也就是方臘義軍會北上占領金陵和鎮江的事,根本就沒有發生。
其次,蔡仍也太能幹了,不僅占領了金陵,還南下秀州全殲了方七佛部並生擒活捉了方七佛。
再次,也就是讓童貫等人最抓狂的是,原本定下的計劃是,由王稟率領西軍走東路(即,走丹徒、常州、蘇州,然後取秀州,奪杭州),由劉鎮率領中央禁軍走西路(即,走丹徒、宣州、湖州,然後下杭州。),可現在,明明該走西路的金吾軍卻走了東路,並且還越過了常州、蘇州等地直接收複了秀州,甚至連本該由西路收複的湖州都已經收複一部分了。
可以,蔡仍打亂了童貫的所有部署。
最讓童貫無法容忍的是,朝廷竟然下了讓蔡仍擔任江、淮、荊、浙等路招討使讓蔡仍便宜行事的聖旨。
這不是擺明了要跟他童貫平起平坐嘛!
因此,童貫是真的怒了!
不僅童貫怒了,譚稹麵對這樣的結果,心裏也不好受!
他可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謀得了此次剿方臘義軍的副帥之職,本想著,跟童貫借點西軍,他自己獨走一路,然後立下大功,將來等童貫老了、打不動了,他好取童貫而代之。
誰成想,蔡仍就當個選鋒而已,就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現在,雖然從官職上來,製置使要略高於招討使。
可他們的職權全都是率領本部人馬收複失地。
關鍵是,蔡仍那邊已經立功了,並且跟方臘義軍已經接上戰了,而他這邊,還沒到前線。
更關鍵的是,蔡仍都已經收複秀州了,他們這些人完全沒有走東路的必要了,最多也就是派一支偏師去增援蔡仍——譚稹甚至都能猜到,接下來,童貫一定會讓西軍走西路,而派他率領中央禁軍去支援蔡仍,如此,他就徹底淪為蔡仍的綠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