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1 / 2)

招呼俞道安坐下,蔡仍看了呂將一眼。

呂將心領神會,然後問俞道安:“現在義軍那邊的形勢怎麼樣了?”

俞道安道:“我隻知宋軍南路從信州撲向衢州、婺州;北路從上虞南犯;中路從浦江東犯。衢州、婺州相繼失陷。睦州、歙州一帶的義軍主力部隊因此大都退回青溪根據地。而宋軍也從東西兩麵包抄而來,形成了合圍的態勢。”

呂將知道蔡仍不關心睦州那邊的態勢,因此問道:“那台州、溫州那邊的形勢怎麼樣?”

俞道安道:“台州的呂師囊,在上旬時曾數度帶人猛攻台州城,下旬還一度攻占了台、黃岩兩城,他們那裏打得很勇猛,也很頑強。溫州大部分地區都在我部的控製下,部分地區在胡龍、祝良兩兄弟的控製下。”

呂將又問:“那越州呢?”

俞道安道:“主要在裘道長的控製下。”

聽俞道安完,陳箍桶總結道:“就目前的形勢看,大都督您負責的這片區域,主要的義軍就是呂師囊部,胡龍、祝良部,裘日新部,這幾部人馬加到一起,最多也就二十幾萬,大都督如果派軍去剿,應該不難剿滅。”

頓了頓,陳箍桶道:“不過,我不建議大都督您派兵去剿,傷敵一萬,自損八千,何況大都督您也沒必要為趙宋浪費您寶貴的兵力。”

呂將接話道:“而且,咱們還可以像招降俞兄一樣招降他們各部的人馬。”

蔡仍問:“好招降嗎?”

陳箍桶道:“如果他們肯接受大都督您的招降,就招降,如果他們不肯接受大都督您的招降,那就隻能打了。”

呂將道:“我覺得招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我們與他們還是有些香火情,而且,聖公那裏的形勢每況愈下,他們隻要不傻,不會有活路不走的。”

陳箍桶道:“不錯,招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不過,咱們也要注意,不能招降得太快了,就是招降了,也要留下一部分人繼續發展壯大。”

呂將補充道:“也不能招降得太慢,否則就會給別人進入大都督您地盤的借口。”

陳箍桶又道:“與義軍交戰怎能沒有糧食,大都督您可以以此為由跟各州縣要糧食,如果哪個州縣不給,就讓“義軍”去圍城。”

怕蔡仍轉不過這個彎來,呂將委婉勸道:“大都督,您如今有大幾十萬人要養,沒糧是萬萬不行的,所以此時萬萬不能拘泥啊!”

蔡仍明白,陳箍桶和呂將的意思是讓自己養賊自重。

蔡仍沒那麼高尚,更沒那麼死腦筋,他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因此,別養賊自重了,如果真到了危難的時候,就是讓蔡仍去搶,蔡仍也會堅決走出這一步的。

如果連這點決心都沒有,那蔡仍幹脆回家抱孩子去算了,逐什麼鹿,問什麼鼎,談什麼救國救民族?

見陳箍桶和呂將將所有情況都考慮到了,蔡仍大手一揮,道:“那麼此事就由你們兩個來負責吧,缺人少錢,或者缺其他支持,隻管跟我要。”

蔡仍又道:“我不看過程,隻看結果,隻要你們兩個能將此事辦好,我一定會重用你們。”

見蔡仍還懂得放手,陳箍桶和呂將更開心,進而也就放開了手腳去操作此事。

十幾日後,在呂將親自遊下,胡龍、祝良兩兄弟率領部下兩萬多義軍將士投降蔡仍。

蔡仍派李寶將胡龍、祝良兩兄弟的人馬送去仍城政教、篩選和整編。

與此同時,蔡仍派張清率領本部人馬冒充胡龍、祝良兩兄弟的方臘義軍,繼續打著方臘的旗號招募義軍。

張清得了蔡仍的命令之後,立即帶人去了胡龍、祝良兩兄弟占據的蘭溪縣等地,然後豎起招兵買馬的大旗,擺好施粥點,光明正大的招人。

因為有蔡仍的命令,張清招人,大大的放寬了的要求,男女老幼都可以,隻要是個人就要。

如此一來,張清部的“義軍”壯大得非常快,短短十幾時間,就壯大到了十幾萬。

之後,自有人將張清部的“義軍”分批送到海邊,然後由李寶送去台灣,送去仍城。

與此同時,陳箍桶和呂將又以蔡仍的名義,打著剿匪的旗號,向張清部“義軍”占領的地區周圍的州縣要糧、要物資。

後來,吳用找到蔡仍,向蔡仍建議道:“將軍之誌,不在一匪,亦不在一區區東南,而在下,如此,不可貪利,而失名聲,為將來王下而留下汙點。”

吳用又道:“以陳機宜和呂機宜之策,雖也能弄到一些糧食、物資,但糧食、物資多在世家大族手上,而不在趙宋朝廷手上,以那些世家大族之貪婪,除非是真對其抄家,否則他們絕不可能平白拿出太多糧食、物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