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沒有國界最安全(求訂閱!)(2 / 2)

趙佶憑猜測武斷,而且還得如此言之鑿鑿,你讓蔡仍怎麼接?

沒辦法,蔡仍隻能:“官家聖明。”

趙佶道:“如此,讓東南休養生息幾年,應該就不會再有複叛的隱患了吧?”

蔡仍心道:“你如果真能讓東南休養生息幾年,當然可以消除東南的隱患,問題是你能讓東南休養生息嗎?”

蔡仍當然不能將心中所想的出來,他隻能道:“官家所言極是。”

趙佶道:“如此,就不必去考慮東南了。”

頓了頓,趙佶又道:“王黼、鄭中居之爭,你可聽了?”

蔡仍不答反問:“可是收複燕雲一事?”

趙佶道:“你對東南、燕雲、契丹、女真都很熟悉,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如果大半年前,蔡仍還會留有一些餘地,那現在已經建立了自己根據地的蔡仍,已經不能有半點保留了。

下絕沒有不漏風的牆,更何況台灣是那麼大的一座島,島上又有那麼多的人,還跟東南地區有那麼密切的聯係,關鍵是還有那麼多忠於趙宋的人在島上,因此蔡仍絕不能在東京逗留太長時間,因為不準什麼時候自己的事就露了。

而蔡仍要想離開東京,最重要的是帶著自己的軍隊離開,沒有什麼是比率大軍北上收複燕雲更合適了。

而且,蔡仍對於靖康之恥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執念,而隻要蔡仍能將燕雲控製在自己手中,由自己來守衛燕雲,那麼靖康之恥就絕不可能發生。

到那時,蔡仍可以先平定北方,然後南下完成大一統,也可以找機會、找借口南下滅了趙宋,然後退可以依燕雲長城固守半壁江山,慢慢圖之,進可以直接揮師北上滅掉金國、西夏、達旦諸部完成大一統,總之是進退有據,戰略回旋餘地會大大的增加。

所以,於情於理,蔡仍都得讚成趙佶收複燕雲。

基於此,蔡仍道:“臣認為,放棄收複燕雲,是極其短視的,燕雲之地的重要性,臣不需要再重複了,關鍵是目前的形勢,臣已經打聽到,遼主不僅沉迷於狩獵荒廢朝政,還處死文妃、廢掉其子晉王耶律敖盧斡、逼反了大將耶律餘睹,已經失去臣心、民心,隻要耶律餘睹帶著女真人殺向契丹中京,契丹中京必失。”

頓了頓,蔡仍繼續道:“契丹中京若失,契丹就隻剩下燕雲之地。契丹舉全國之力,尚且都擋不住女真,如今隻剩一偶之地,又失臣心、民心,豈能不失其國?”

蔡仍既希望又有些擔心趙佶能從自己這番話中悟到一些什麼,因為趙佶和耶律延禧何其像也。

隻可惜,趙佶完全沒有將他自己和耶律延禧聯係到一起,他道:“如此來,你斷定契丹必亡嘍?”

蔡仍言之鑿鑿道:“必亡,而且時間絕不會太久,所以咱們大宋如果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僅以後再無收複燕雲的機會,還會多一個強敵,完全沒有開化行事野蠻武力強大的強敵。”

趙佶道:“你是,契丹若亡,燕雲必歸女真?”

怕趙佶下不了這個決心,蔡仍點點頭之後,又道:“臣隻怕,女真的野心不隻燕雲。”

趙佶一怔,問道:“愛卿覺得女真的野心會是?”

蔡仍麵色凝重道:“至少是大河(黃河)。”

趙佶有些不敢相信道:“這……不會吧?”

蔡仍反問道:“請問官家,咱們大宋為何想要收複燕雲?”

趙佶不明所以,但還是答道:“燕雲是咱們大宋的故地,祖宗之地,怎能不收回?”

覺得這話有些太虛偽了,趙佶沉吟了一下,又道:“以燕雲險為界,將胡虜擋在國界之外,方能使大宋的北方再無外敵之憂。”

蔡仍聽完,道:“咱們大宋知道以險為國界,女真又豈能不知?”

蔡仍又道:“以目前宋遼之國界,遼國可以隨時南下攻打咱們大宋,咱們大宋也隨時可以北上攻打遼國,這會是如今勢不可擋的女真所希望的國界嗎?”

趙佶有些明白蔡仍是什麼意思了,蔡仍這是在:如果大宋不能將女真擋在長城以外,金國必定會謀黃河險為兩國的國界,因為隻有那樣,對於金國來才更安全。

不想,蔡仍又道:“臣擔心,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最壞的情況是,女真大舉南下,來亡我大宋,因為沒有任何國界是比沒有國界更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