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1 / 2)

其實——

蔡仍令宣傳部創建的《民生報》是世界上第一份報紙,是不對的。

早在唐代就已創辦了由“上都進奏官”負責編印,將皇帝的諭旨、文臣武將的奏章及政事動態“條布於外”的《開元雜報》。

宋朝以後又有了《朝報》、《邸報》和《報》,出版方式也由手抄改為印刷發行,並有五日刊,旬刊和半月刊。

所以,嚴格來,《民生報》並不是世界上第一份報紙。

隻不過——

《開元雜報》是一種從官文書中遊離出來的傳播媒體,帶有一定的官方性質,但還不是官方統一審定發布的,和邸報還有很大差別——雖然還殘留著官文書的痕跡,但已不同於官文書,十分類似十六世紀誕生於歐洲的“新聞信”,但比“新聞信”早誕生約八百年。《朝報》、《邸報》和《報》要好一些,它們是一種以簡訊形式報道帝王日常動態和官員升降任免的公開的傳播載體朝報,是一種更接近於現代大眾傳媒的封建官報。

而《民生報》則完完全全具備了後世報紙的絕大多形勢,在蔡仍的規劃當中,為了增加其宣傳性,其中甚至還有娛樂板塊。

身為一個後世人,蔡仍太清楚宣傳的重要性了,不誇張的,我黨、我軍之所以能打贏那場關鍵的戰爭,宣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陳康伯、李綱之所以不敢動蔚州本地的豪強,就是怕留下口舌,為將來收複其他地方平添困難。

蔡仍不想受製於這種事,所以隻能自己掌握輿論。

在這個時代,在宣傳上,蔡仍幾乎就算是沒有對手。

因此,在宣傳部的刻意宣傳下,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認為蔡仍處罰蔚州獻城的本地豪強是蔡仍卸磨殺驢,而是因為蔚州本地豪強貪得無厭、恃功驕恣。

如此一來,蔡仍收拾蔚州本地的豪強一事的影響,差不多降到了最低。

……

蔚州的事情塵埃落定了之後,蔡仍不禁開始思索起來下一步該怎麼走?

實話,蔡仍很想一舉將整個雲地都打下來。

可蔡仍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這點兵力,如果讓蔡仍依托險固守雲地,勉勉強強夠用,但要將整個雲地打下來,實在是太勉強了。

要知道,遼國雖然已經沒落了,甚至是滅亡在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現在再怎麼沒落,也有十幾萬人馬,關鍵是,雲地之人,會走路就會騎馬、就會射箭,可以是生的戰士,隻要有良好的組織,隨時隨地都能武裝起來無數支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蔡仍是真擔心自己這捉襟見肘的幾萬人馬不夠打下雲地剩餘六州!

而且,燕地和雲地連著,如果蔡仍不能拿下居庸關和紫荊關,燕地的遼人想來雲地就能來雲地,就跟逛自己家的後花園似的。

所以,要想雲地安全,就勢必還要攻打下居庸關和紫荊關。

更為關鍵的是,蔡仍的野心可不僅僅是雲地——與雲地相比,蔡仍更想要燕地,也就是,蔡仍的目標是整個燕雲。

另一方麵,要是不繼續打下去,那麼就會麻煩不斷——雲地這裏平坦無遮,極適合機動性強的騎兵作戰,極為不利於防守,等到遼國緩過點勁來,必定會反撲。退一步,就算遼國緩不過勁來,等到秋高糧熟之時,另外六州甚至包括燕地的人、西夏的人、蒙古諸部飽受戰亂和饑荒的人,也一定會組織起來,然後來應、朔、蔚三州來打草穀。

也就是,現在,蔡仍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問題是,兵力不足,怎麼打?

思索不知多久之後,蔡仍突然靈機一動:“祚帝現在應該還在鴛鴦濼吧?”

想起這件事,蔡仍立即叫人拿來雲地地圖。

仔細研究了一下地圖,蔡仍一擊掌,道:“有了!”

然後蔡仍就將一眾參謀和手下將領全都找來……

……

正月中旬,遼中京被金人攻破,極為擅長逃跑的耶律延禧,搶先一步帶著遼中京的金銀寶物、妃嬪以及遼國皇室的重要成員在其親衛的保護下從密道逃離了遼中京。

正月下旬,耶律延禧一行逃到了遼南京(即燕京)。

南京留守耶律淳勸耶律延禧留在南京組織力量與金軍決戰,他不答應,他封耶律淳為秦晉國王,令耶律淳在南京組織力量抗擊金軍,他聲稱自己要到西京去召集人馬。

第二,耶律延禧便攜帶家眷和遼南京近半的人馬以及遼南京的絕大多數財物離開了遼南京,往西出居庸關來到了鴛鴦濼。

這一個多月,耶律延禧一直就在鴛鴦濼打獵。

不少從南京來的遼軍將士,見遼國都已經這個樣子了,耶律延禧還沉迷在打獵之中,完全不思複國報仇。

結果,人人都對耶律延續失望透頂,不少人都偷偷離開,或是回到燕京,亦或是轉走它地。

對此,耶律延禧視若無睹,依舊堅持做一個職業獵手,將鴛鴦濼的動物當成了可恨的女真人,這隻鹿是完顏阿骨打,這隻鵝是完顏吳乞買,這隻兔子是完顏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