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求訂閱!)(1 / 2)

野狐嶺。

它位於後世北京西北方向二百公裏左右的一帶,古人稱之為“無窮之門”,認為那是沒有邊際的未知世界,意欲停止開拓的腳步。

《戰國策·卷十九·趙二》記載,趙武靈王服大臣同意他的軍事改革“胡服騎射”時:“昔者先君襄王與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無窮之門’,所以昭後而期遠也”——戰國時期趙國開國國君趙襄子為防止東胡的侵擾,保障邊界安定,在代國北邊修建了名為“無窮之門”的軍事要塞。

“無窮之門”就在後世河北省張北縣境內的野狐嶺這一北連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然屏障上。

這無窮之門便是從北麵進入雲地的入口。

在野狐嶺北部,為著名的壩上草原。

所謂壩上草原,指的就是燕山以北,西至尚義、商都,東至烏蘭布統,北至沙漠邊緣的鑲黃旗、正鑲白旗一帶的廣闊的草原,由於華北平原陡然升至蒙古高原,成為階梯狀,故稱壩上草原。

壩上草原夏季無暑,清新宜人,草長鶯飛,繁花遍野,是夏季避暑的聖地,尤其以尚義,張北,沽源,康保,商都之間的草原區域和閃電河流域最為著名。

此間湖泊群布,河流縱橫,水草肥美,自古就是遊牧民族活躍的地帶。

這裏就是安固裏淖,也就是鴛鴦濼,從遼朝開始,這裏一直是皇家遊獵、避暑勝地,契丹準備南下時,多在此點兵,然後或者經古北口、獨石口進入燕地或者經野狐嶺進入雲地,之後南下……

當初,蔡仍決定率領大軍北上來捉耶律延禧的時候,最擔心的不是沿路幾州的守軍敢出城攔截自己,自己率領三萬大軍北上,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來阻擋,退一步,就是有敢出來的阻擋的,蔡仍也有把握戰而勝之,那時他唯一擔心的就是野狐嶺的守軍會據險關而堅守。

可蔡仍想多了,野狐嶺的守軍,根本就無心固守,而且他們所想之敵皆是南下的金軍,從未想過蔡仍敢率領三萬大軍北上。

結果,韓世忠率領先鋒軍一攻,再隨便放幾炮,這些守關的將士就嚇得開關投降了。

這讓蔡仍不禁有些感慨:“難怪曆史上金軍輕而易舉的就進入了雲地甚至是燕地,就憑這樣的守關將士,金軍哪能不勢如破竹?”

如今,蔡仍大勝而歸,又回到了野狐嶺。

再往前走,蔡仍就又可以回到雲地了。

不過——

蔡仍卻在這裏停了下來。

至於原因嘛,蔡仍想看看金人在鴛鴦濼追不到耶律延禧一行人,會不會追過來?

現在,蔡仍已經將雲地看成是自己的地盤,自然是不能放金人進來。

所以,如果金人要來雲地,那不得,就得在野狐嶺跟金人一戰了。

除此之外,蔡仍還要等吳璘捉耶律延禧的消息……

……

僥幸逃過了金吾軍的圍堵的耶律延禧,一口氣帶人逃了四五十裏,才慢慢停了下來。

見追兵沒再追上來,耶律延禧下令:“人不離馬,馬不離人,原地休息。”

休息一會,有人再也忍不住悲傷,哭道:“不答煙,我的愛人,都怪我,如果不是我懦弱,你又怎麼會被南人所捉?”

一個哭,立即就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不少人都跟著哭了起來。

“母親,孩兒不孝,讓你陷入敵手,孩兒不孝啊!”

“月裏朵,我的好女兒,我對不起你啊!”

“大遼完了!完了!我們都是大遼的不孝子孫啊!”

“……”

心情本就極度不好的耶律延禧,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怒,他抽出腰中寶劍,回身一劍就將一人刺死!

刺完,耶律延禧就後悔了!

被耶律延禧刺死的這人竟然是他最的兒子許王耶律寧,他與蕭貴哥所生的兒子,他平時最疼愛的兒子,才九歲的兒子。

雖然腸子都悔青了,可耶律延禧還是趁勢道:“這就是動搖軍心的下場!”

見耶律延禧連他自己最喜愛的兒子都殺,其他人全都被耶律延禧震懾住了。

耶律延禧也知道,殺人並不能永遠震懾住這些人,尤其是在這種形勢之下。

因此,耶律延禧很快又道:“朕有一能跑三五百裏的寶馬若幹、幾百囊絕世珍寶,西夏的皇帝李乾順是朕的外甥,大不了,朕就帶你們去投奔他,朕帶著這麼多寶馬和絕世珍寶,咱們到哪兒都不失一生富貴,至於女人和子女,隻要咱們安定下來,定不會缺的!”

在耶律延禧的威逼利誘下,已經沒有其它路可走的眾人,隻能暫時擱置悲傷,商量下一步去哪?

太保特母哥最先收起悲傷,道:“陛下,咱們下一步去哪?還去西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