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蔡仍已經走了過來,李綱收斂心神,向蔡仍深施了一禮,道:“侯爺,下官來彙報秋收的情況。”
蔡仍一聽,精神就是一振。
一到雲地,蔡仍就極力促進複農。
在此事上,蔡仍可以是不留餘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雲地今年的耕種麵積,是雲地兩百年來最高。
加上,老也給蔡仍麵子——今年雲地的雨水量適中,在宋地鬧得聲勢不的蝗災也沒有波及到雲地。
因此,蔡仍估計,雲地今年應該能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不過因為已經“重傷、中毒”了快三個月,蔡仍對莊稼最近的長勢實在是不太了解,所以蔡仍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李綱知道,別看蔡仍最近日日夜夜笙歌,但其實蔡仍很不放心收成這一塊。
因此,一有結果,李綱就在第一時間來向蔡仍彙報。
李綱道:“據不完全統計,朔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一百九十萬石,應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二百一十萬石,蔚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一百六十萬石,武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一百一十萬石,新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一百二十萬石,寰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九十五萬石,雲中今年收獲的糧食約計一百三十萬石,儒州和媯州今年收獲的糧食皆不足十萬石,另外軍屯收獲的糧食共計六百三十九萬八千四百二十二石,共計:咱們雲地今年共收獲糧食約計一千六百五十萬石。”
李綱掩飾不住他自己的喜色道:“侯爺,咱們雲地今年大豐收啊!”
蔡仍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有了這一千六百五十萬石糧食,不僅雲地的百姓明年不會挨餓了,就算將燕地也收複了,糧食勉強也夠用了。
如此,蔡仍終於有了收複燕地的資本。
蔡仍在大喜之下,道:“今年雲地大豐收,各級官吏盡職盡責,各賞三月俸祿,另,有大功者,各州長官都要及時上報,我會酌情再賞。”
李綱應道:“諾。”
猶豫了一下,李綱又道:“侯爺,如今童貫太師卷土再來,聚大軍五十萬,勢要收複燕京,大勢不可違,您就放棄燕地吧,咱們雲地已經可以自給自足,您已經可以造福一方了。”
蔡仍詐重傷、中毒,是為了試探一下自己手下將領的忠心,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蔡仍這麼做的主原因其實是,為了讓大宋放心去收複燕京、讓大遼放心去抵禦大宋的入侵,然後趁鷸蚌相爭之機一舉奪取燕京。
對此,李綱既感慨蔡仍的手段高明,又不禁有些為大宋擔心!
李綱如今四十了,已經進入不惑之年。
這些年來,李綱的仕途一直都不順,可以,他空有滿腔才能,可是卻始終都無法發揮。
直到李綱來到蔡仍這裏。
蔡仍重用李綱,可以是不留餘力,給了李綱足夠的發揮空間和足夠的信任。
這讓李綱對蔡仍極為感激,將蔡仍當成他的伯樂,他曾發誓絕不辜負蔡仍對他的信任,並一直遵守他自己的誓言一直盡心盡力的幫蔡仍經營蔡仍打下的地盤。
另外,蔡仍也真是,愛民如子,竭盡全力讓民眾休養生息,這非常符合李綱的價值觀。
原本——
李綱與蔡仍可以通力合作,造福一方。
然而,蔡仍卻有自立之心。
這使得忠君愛國的李綱一直在糾結——李綱很希望蔡仍能放棄自己的野心,不要去搶奪趙宋的疆土,不要去做一個叛臣,可蔡仍卻在李綱不希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讓李綱不知該如何是好。
見李綱還沒有放棄,蔡仍不禁有些感慨有宋一朝的確是深得士人之心,他心想:“趙佶都已經昏庸到了這種程度,竟然還有那麼多人在維護他,真是讓人羨慕啊!”
蔡仍沉默了一會,道:“宋若不丟其鹿,我又怎能逐之?”
頓了頓,蔡仍又道:“取不取趙宋的江山,其實不在於我,而在於趙官家,他如果不驕奢淫逸,如果好大喜功,如果不將大宋推進深淵,我如何能取他的江山?”
蔡仍看向東方,再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燕京,趙宋指定取不了,它內部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他吃不下燕京,我若不取,燕京早晚必為女真人所得,你,這燕京是歸我好,還是歸貪婪、殘暴的女真人好?”
李綱清楚,趙宋的問題很多。
別的先不,隻供養燕地的糧食,現在的趙宋恐怕就拿不出來。
可李綱還是抱有一絲僥幸,道:“事在人為,大宋未必不能……”
蔡仍有些厭煩的打斷李綱道:“你不用再了,你就拭目以待吧,時間會向你證明,趙宋現在到底有多孱弱,孱弱到,我即使不出手,它也打不下燕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