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底占領了燕京之後,蔡仍任命嶽飛為東路軍都統製、任命韓世忠為西路軍都統製,分別埋伏在遼軍回軍的必經之地。
耶律大石大敗宋軍之後,帶著所轄遼軍凱旋。
行至良鄉北部地區,楊再興看準時機率領背嵬軍果斷出擊。
背嵬軍中有三千重甲騎兵。
關鍵,背嵬軍以逸待勞,而耶律大石的軍馬可是追殺了宋軍一一夜早已筋疲力盡。
結果不言而喻。
耶律大石率領的遼騎,在匆忙迎敵之下,被背嵬軍瞬間擊潰,然後一點一點收割著性命。
耶律大石見此,果然率領殘軍敗將往東逃竄。
可耶律大石的殘軍敗將剛逃了不到一裏,嶽飛就親自指揮兩萬大軍將這殘兵敗將包圍了。
耶律大石不甘大敗,親自率兵衝了上去,想要擒賊先擒王擊殺嶽飛。
隻可惜,耶律大石太累了,結果被嶽飛一槍就掃下了戰馬,然後被生擒活捉了。
見耶律大石被金吾軍生擒活捉了,耶律大石手下大將蕭斡裏剌,隻能帶著僅剩的不到兩千遼軍將士下馬投降。
另一邊,蕭幹也在高粱河北岸遭到了韓世忠的伏擊。
蕭幹的軍隊先被踏白軍擊穿,然後被各軍的騎兵分割再收割。
比耶律大石稍好一些的是,高粱河那裏的地形無法做到全殲遼軍,蕭幹仗著熟悉地形,趁亂帶著近千人馬成功逃了出去,然後一頭紮向了平州路。
擊潰了蕭幹和耶律大石的主力了之後,又留下一些善後的兵馬,然後嶽飛率軍去攻打易州城,而韓世忠則率領剩餘兵馬去攻打涿州。
宋軍大敗的時候,原本駐紮在易州的何灌,因怕被困在北邊成為孤軍選擇棄城而逃了。
因此,嶽飛幾乎兵不血刃就收複了易州。
涿州的郭藥師和楊可世的情況也跟何灌差不多。
見遼軍勢不可擋,郭藥師和楊可世連夜帶著常勝軍撤離了涿州,然後向雄州退去。
韓世忠到涿州的時候,涿州幾乎空了。
韓世忠也幾乎兵不血刃就收複了涿州。
嶽飛和韓世忠在第一時間向處於燕京的蔡仍報捷。
與嶽飛和韓世忠的捷報一塊送到燕京城的,還有關勝和張清送來的捷報——他們內外夾擊收複了紫荊關。
短短不到兩時間內,蔡仍就一連收複了居庸關、燕京、易州、涿州。
這個戰果不可謂不輝煌。
輝煌到,蔡仍都有點懷疑這個戰果了,蔡仍感覺自己可能是在做夢。
其實——
取得這個戰果很正常。
要知道,目前北遼真是虛弱到了極點——北遼目前能動用的人馬,一共也就兩萬多,這還包括守衛居庸關和紫荊關的遼軍。
而就這兩萬多人馬,還全都被蕭幹和耶律大石帶去與宋軍決戰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蔡仍率領七八萬大軍殺過燕山,要是還取得不了這樣的戰果,那蔡仍幹脆找塊豆腐撞死,別再提問鼎下、拯救靖康之恥了。
擊敗了蕭幹和耶律大石,蔡仍親自布防:
首先,嶽飛和韓世忠率領大軍一直推到了白溝河、範村一帶。
然後,由翟進率領金吾後軍守衛居庸關,由張清率領金吾左軍守衛紫荊關,由關勝率領金吾右軍在白溝河布防,由在牛皋率領金吾中軍在範村一帶布防。
至此,宋軍之前所取得的一切戰果,蕩然無存,而蔡仍成為燕地的新主人,從今以後燕雲姓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