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金富軾此言,王楷等人想起了高麗契丹戰爭時期的艱難,才逐漸從絕望中走了出來,“的確,現在的形勢雖差,但卻差不過高麗契丹戰爭時期,所以此事未必沒有解決的辦法。”
王楷穩定了一下心神,然後問道:“諸位愛卿,誰有退敵之策?”
金富軾又進言道:“臣以為應該跟他們合談。”
金富軾解釋道:“如今他們勢強咱們勢弱,唯有先度過眼前這關,再徐徐而圖之。”
王楷道:“對對對,談談談。”
感覺自己有些失了體統,王楷穩定了一下心神,問道:“那……哪位愛卿願意去談?”
去談這種城下之盟,會被對方侮辱搞不好會被對方殺了立威都先不,隻一旦談不好,事後必定會被當成替罪羊推出去,最可悲的是死後還得落個奸臣之名。
所以,沒人開口接王楷這茬。
見沒人願意去談,王楷怒了,道:“寒門出孝子,國難識忠臣,難度我高麗就沒有忠臣?”
聽了王俁之言,金富軾暗歎了口氣,就準備站出來。
可就在這時,半都沒有話了的李資謙突然道:“老臣願意去談。”
見李資謙想去談,金富軾不禁暗自搖頭:“哎!內憂外患,此次高麗怕真是要在劫難逃了!”
這時候的王楷,難得的清醒,他憑直覺認為不能讓他外公、他嶽父李資謙去談,否則他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王楷道:“我知太師為孤王分憂之心,可太師乃是高麗的中流砥柱,若是去談,不成,何人能再去和談?”
王楷這是在:“你的身份實在是太太高了,你去如果談不成,咱們派誰去談才能顯示出來咱們的誠意?”
雖然這是王楷推脫的借口,可王楷找得很巧,以至於李資謙根本就沒法辯駁。
不過沒關係,如果這樣就能難住李資謙,那李資謙也不可能做到這麼大了。
李資謙不著痕跡的看了寶文閣學士鄭克永一眼。
鄭克永立馬會意,隨即出列道:“臣願意去和談。”
“這鄭克永乃是李賊的死忠,讓鄭克永去談,與讓李賊本人去談有何差別?”韓安仁心想。
念及至此,韓安仁立即給他們保皇派一個名叫薑鎬的人使了個眼色。
薑鎬猶豫了一下,然後才出列道:“臣也願意去和談。”
不知為什麼,這時候王楷覺得韓安仁應該更可靠,遂道:“薑鎬兩次出使大宋,有與宋人打交道的經驗,就由薑鎬去和談吧。”
李資謙毫不相讓道:“鄭克永精通宋語、宋文化,了解宋人的習慣,且也曾出使過宋國,亦是合適人選。”
見已經到了高麗生死存亡之際,他們還在內鬥,金富軾真為高麗悲哀不已!
而正如王楷之前所的,國難方顯忠臣。
所以,金富軾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出列,道:“臣願意去和談。”
金富軾屬於兩班派,不是李資謙的人,雖然跟保皇派走的也不近,但卻是真正的做事之人,關鍵王楷知道他自己肯定爭不贏李資謙,因此,王楷道:“金愛卿乃我高麗最了解宋人之人,由金愛卿去和談,最合適。”
金富軾的父親金覲,出使宋國時,在宋國留下了很大的名聲,以至於他們父子多次出使宋國,因此高麗還真就沒有比金富軾更適合去和談的人,以至於李資謙都不好辯駁。
不過李資謙很快就計上心來,然後道:“隻派一個使臣,怎能顯出咱們的誠意,讓鄭克永一塊去和談吧。”
韓安仁見狀,也道:“太師此言有理,那就讓金富軾、鄭克永、薑鎬一塊去和談吧,這才能顯示出咱們高麗的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