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讓趙佶這個皇帝怎麼忍(求訂閱!)(1 / 3)

蔡仍選擇撤出燕雲,作為蔡仍宰相的李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毫不誇張的,有很多人都恨李綱,這其中又以那些遼人為最,甚至其中也不乏宋人,並且不在少數。

想想,這也正常。

因為蔡仍之所以會選擇撤出燕雲將燕雲十六州送給趙宋這條道路,李綱等原來頑固不化的宋臣占了很大的原因。

可以,李綱等原來頑固不化的宋臣,就是此事的元凶。

關鍵,他們不僅沒受罰,還依舊身居高位。

這如何能不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哪怕,蔡仍讓宣傳部的人對外宣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尊君重民。

是因為李綱他們尊君重民,蔡仍才這麼器重他們這些忠臣。

是因為尊君重民是對的,他蔡仍才撤出燕雲將燕雲十六州還給趙宋,了卻他們這些人跟趙佶的這層君臣之恩。

沒辦法。

屁股決定腦袋。

如今,蔡仍也是君王了,他自然也得宣揚尊君之,否則,他手下的人,也都像他一樣,造君王的反,他的龍椅能坐穩嗎?

當然,也是因為,事已至此,自然是盡量往好的方麵利用。

然而——

即便蔡仍已經給了理由,可這仍然不能消除大家對李綱等原來頑固不化的宋臣的恨意。

要知道,蔡仍如果不選擇撤出燕雲將燕雲十六州送給趙宋,而選擇登基稱帝,那他們這些人就不是現在的喪家犬,而是開國元老,將來或許會成為青史傳名之臣,現在,他們的一切則都變成了未知數。

實話,要不是蔡仍將嶽飛和五萬大軍留在了燕京,蔡仍這個剛剛誕生沒多久甚至可以還沒有完全誕生的政權,都會有政變的可能。

李綱等人知道,他們這些人尊君重民的人,有愧於蔡仍,有愧於他們這個政權。

因此,李綱等人極力幫蔡仍穩住蔡仍的政權,給蔡仍爭取足夠安撫民眾的時間。

還好——

蔡仍隻走了十幾,就傳回來了好消息——他打下了高麗的國都開京。

隨後,好消息每都傳回來。

最新傳回來的消息:劉錡和韓世忠正率領大軍橫掃高麗南部的高麗南京、高麗東京和江原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等七道,他們有望在兩個月內就拿下高麗南部的全部地區。

高麗的南部地區,大已經不比燕雲十六州差多少了。

關鍵,等他們拿下了高麗的南部地區之後,就可以揮師北上占領整個高麗,到那時,他們就可以攻打原遼國的東京甚至可以攻打原遼國的中京和上京了,不準哪都能打回來。

而且,蔡仍稱遼東王了(還沒有正式登基),他們的開國元老之名,並沒有丟。

如此一來,那些滿是怨言的人的怨氣才慢慢消減下去。

李綱等人也是長舒了一口氣,他們終於不用再受良心的煎熬了。

在這之後,李綱他們配合宣傳部趁機大肆宣傳:地是死的,人是活的,隻要堅定不移的跟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又擅於治理下的遼東王,在哪裏都有好日子過。

與此同時,一些道消息也不翼而走:

什麼遼東王已經平定了高麗,公審了高麗的所有權貴,將高麗的土地全部都收為國有,隻要去了高麗,就人人都可以分到富饒的土地,就再也不愁沒有飯吃了。

什麼高麗的男人都戰死了,到處都是女人,隻要去了高麗,就不愁娶上媳婦。

什麼高麗到處都是金銀,隻要雲了高麗,就不愁沒有錢花了。

什麼遼東王奪了高麗兩百多年的積累,富裕遠超大宋、大金、西夏,去高麗接受遼東王的統治,很快就能過上好日子。

什麼高麗不鄰強國,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戰亂了。

等等等等等等……

不用猜,也知道,這些所謂的道消息,全都是宣傳部的傑作。

等這些消息完全發酵了,戶部尚書張開才開始在燕雲所有地區發出移民告示,宣傳部的宣傳攻勢也進一步展開,同時,蔡仍政府宣布,不管男女老幼,隻要願意移民去高麗,就給兩石糧食、五十軍票、免稅三年。

見蔡仍政府,現在也可以是遼東政府,終於開始移民了,一直沒有離開燕京的蔡攸、蔡絛、馬擴,長長出了一口氣!

其實——

一直以來,趙宋方麵都在密切關注著燕雲的變化,甚至做出了一係列的試探,還搞了不少動作。

比如,趙宋讓匠人、船工和太學生上船,再將燕雲人的家眷聚集到東京汴梁城,就派蔡攸、蔡絛和馬擴跟燕雲方麵商量,看看能不能先交割雁門關、陳家穀、飛狐、靈丘這四個雲地的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