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選擇跟蔡仍去高麗而選擇北上投金國的康公弼,建議完顏宗翰:“張覺此人狂妄寡謀,雖有兵數萬,但都是鄉民,器甲不備,資糧不給,他們能有什麼作為?應示之不疑,然後慢慢圖之,未為晚也。”
完顏宗翰被康公弼動,然後將此事報告給了完顏阿骨打。
於是,完顏阿骨打便派人去平州,召時立愛來大金,任命張覺為臨海軍節度使,依舊全知平州。
時立愛並沒有去投金國,而是派人給完顏阿骨打送去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民情愚執,不即順從,願將寬恩,以慰反側。”
然後,時立愛就離開平州回到故鄉涿州隱居了起來。
後來,完顏宗翰對平州仍然有些不放心,遂問康公弼:“我想遣兵三千騎,先下平州,擒獲張覺,你看如何?”
康公弼:“如果這個時候派兵去抓張覺,這不是逼著他叛亂嗎?他再狗急跳牆投了宋國,那對咱們大金將大大不利。”
康公弼又:“我過去曾在平州當過官,對那裏的情況比較熟悉,請允許我單獨去一趟,考察一下張覺是怎樣打算的,然後再做決定,如何?”
完顏宗翰同意,遂授予康公弼一枚金牌,令他速去速回。
康公弼來到平州,向張覺傳達了金人之意。
張覺趕緊表態:“遼國有八個路,七路已亡,唯獨剩下一個平州路,豈敢有非望?我手下的鄉兵之所以還未解甲歸田,主要是為了防禦蕭幹的侵掠。今金軍不來殘民,這是值得慶幸之事,這都是康公之力啊。”
隨後,張覺給了康公弼一大筆錢財,請他在金人麵前多多美言。
康公弼回到軍營,便向完顏宗翰彙報:“張覺忠心可靠,不必懷疑。”
完顏宗翰相信了康公弼的話,沒向平州出兵,而且還將此事報告給了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於是下令,改平州為金國南京,提拔張覺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南京留守。
金軍圍剿耶律延禧的殘部,進展得很順利。
可是,將燕京豪族工匠由鬆亭關轉往金國內地一事,進展卻很遲緩——燕民對於遷去苦寒的金國普遍有抵觸情緒,因此,磨磨蹭蹭的不往前走。
有人跟完顏阿骨打建議道:“這類事情,文官做比軍人做更好一些,老百姓可能也更順從一些,因此,可將遼國舊臣派遣回去,讓他們協助咱們的大軍遷徙百姓。”
完顏阿骨打遂派參知政事康公弼等原遼國的舊臣回去,組織帶領燕京富豪工匠,從平州前往金國上京。
不久,燕民走到平州境內,有個燕民悄悄離開北行的隊伍,跑到平州城裏,向張覺哭訴道:“康公弼等遼國高官不想辦法守住燕京,卻開城投降,讓我們老百姓遭受這遷徙流離之苦。現在,相公您掌控著平州這塊地盤,手中握有強兵,您又忠於遼國,一定能有辦法讓我們回歸故土。您能忍心看著燕京大批百姓,被女真人強迫到荒寒的漠北去嗎?”
聽了燕民的哭訴,張覺感到熱血沸騰,他立即招集手下一眾官員和將領開會研討對策。
大家七嘴八舌地:
“近來聽,陛下走訪了數家韃靼部落,兵勢複振,現正正向鬆漠之南挺進。”
“金人為什麼急著將燕民撤離燕京,就是因為陛下的原因,他們害怕陛下登高一呼,燕民全去歸順陛下。”
“如果明公此時能高舉勤王大旗,唱義下,奉迎陛下,那麼,遼國複興則指日可待。”
“目前,當務之急,則是應派人前去問責康公弼等叛降之罪,並將他們斬殺,然後放燕人歸國,而大宋也肯定會接納燕人,如此則平州將成為藩鎮矣。”
“假如將來金軍前來攻打平州,我們則內用平州之軍,外得大宋之援,又何懼焉!”
“……”
聽了眾人的意見,張覺沉思了一會兒:“此大事也,不可草率決定。”
於是,經過一番“精密”的謀劃之後,張覺暗中派遣將官張謙率領軍馬五百騎前去抓捕康公弼等遼國降官。
三日後,張謙追上了康公弼等人。
當時,康公弼等人正騎在馬上,與眾多燕民一起沿路向東北行進。
張謙等人追上康公弼一行之後,向康公弼一行傳達了張覺的命令——張覺令他們立即趕到灤河西岸聽候差遣。
對於張覺的這個命令,康公弼拒不執行,他策馬上前,厲聲道:“我們是奉大金皇帝之命,帶領燕民前往金國,南京留守張覺有什麼權力命令我們?我們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