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彥和楊沂中率領選鋒軍到達高麗西京城下也就是箕城城下,很快就發現拓俊京將十萬高麗西北軍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五萬在箕城踞城而守,兩萬駐紮在箕城西北的無望山山腳下,以山為依托,建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三萬駐紮在東南的大同江畔,背靠大同江布的堅固防線,三部兵馬相互依托,互為援軍,共同防守遼東軍的進攻。
由此可見,拓俊京也沒有完全將希望寄托在李資謙和王楷身上,其實他一直都在防著遼東軍南下。
臨出發之前,蔡仍親自召見了王彥和楊沂中,跟他們:“你們放心大膽的打這仗,不要有任何顧慮,如果僅憑你們前廂就能打下高麗西京,本王就將此戰的首功給你們。”
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後者,因為留守在台灣,而錯失了很多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次是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後者,難得的證明他自己的機會。
試問,王彥和楊沂中,尤其是後者,怎樣不竭盡全力打好這一戰呢?
因此,在來高麗西京的路上,王彥和楊沂中就商量好了,他們一定要趕在大軍到來之前攻下箕城,證明他們自己,也證明他們所統帥的前廂。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到箕城城下,王彥和楊沂中就開始主動尋找戰機,希望能盡快打下箕城。
可讓王彥和楊沂中上火的是,拓俊京用兵老辣異常,絲毫可乘之機都不給他們,關鍵拓俊京一直都在避免跟他們交戰——拓俊京一直都在依托他們已經準備了許久的防禦工事固守待援,就算偶爾出戰,也是一擊就退,絕不戀戰,在拓俊京的率領下,高麗西北京的將士全都狡猾得像是狐狸似的。
在這種情況下,王彥和楊沂中一點便宜都沒有占到。
直到這一日。
傍晚時分,空突然下起了淅瀝瀝的雨。
看著不太可能下大的雨,卻在黑時大了起來,而且伴隨著電閃雷鳴,眼見著有下一宿的趨勢。
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彥和楊沂中竟然在這時候升起了大帳!
張俊、高師旦、翟興、楊再興、盧俊義等前廂的主要將領全都頂著雷雨來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王彥開門見山道:“除了楊統製,咱們這些人,最近全都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大仗,所以,王上才讓咱們充當選鋒軍,想要給咱們一個立功的機會。”
王彥這話其實是有問題,他們這些人中,不僅楊再興最近打過大勝仗,王彥也參加了至關重要的黃沙原之戰,並且在那場戰役當中擔任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不過——
要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等人很長時間沒打過大仗、硬仗了,倒是不錯,尤其是剛從台灣來的楊沂中、張俊和翟興。
也正是因為如此,蔡仍才將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他們這些人派到前軍讓他們充當全軍的選鋒——一方麵這可以給其他軍隊更多的休整的時間。另一方麵這可以給楊沂中、張俊、高師旦、翟興、盧俊義他們一些立功的機會搞搞平衡避免一兩方做大。
當然,蔡仍這麼安排,也是要承擔一些風險的,畢竟,就目前來講,這些久未上戰場的將士,確實是不如那些一直在打的將士更靠得住。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不少人反對王彥、楊沂中他們這些人擔任選鋒,那些人認為由另外四廂哪廂來擔任選鋒應該都比前廂要強。
所以,前廂的人全都憋著一口氣,想要向世人證明,他們前廂的將士不比另外四廂的將士差,蔡仍也沒有錯信他們。
王彥繼續道:“可我等來此已過九日,在這九日當中,我等無有寸進,實在是愧對於王上對我等的信任。”
王彥又道:“相信,不出三日,王上應該就會率領大軍到來,恁地時,叫別人怎麼看我等,我等還有何麵目在遼東軍中直起腰行走?”
王彥此言一出,眾人全都麵色沉重,又極度不甘!
他們不是不想跟高麗西北軍拚殺,而是這高麗西北軍的將士,一個個的,全都屬烏龜的,一直躲在他們的龜殼裏不出來,讓他們無從下嘴,這仗怎麼打?
楊沂中接過話來道:“所以,我與都統商量了一下,決定今晚劫了大同江邊上的高麗軍的大營,先斷它一臂。”
高師旦有些難以置信道:“這種氣夜襲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