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仍一聽,立即就任命王彥為前線總指揮,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為副總指揮,馬上組織攻城。
聽見蔡仍的命令,李石勸道:“王上,您如今的身份,已經不隻是一位將軍了,你還是一位君王,不可出爾反爾啊,須知,君無戲言啊。”
不想,蔡仍卻道:“本王在朝堂之上,自然是一言九鼎的,可本王現在在戰場上,那本王就隻有一個原則——打勝仗!兵者詭道也,無論在任何形勢之下,都絕不可以拘泥於形式。”
完,蔡仍向王彥、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等領兵將領,道:“你們要切記,不出兵則矣,出兵了,就要以最短最快的方式擊敗敵人取得戰鬥的勝利,不要有任何顧慮。”
王彥、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等人齊起應道:“諾!”,然後就下去部署去了。
不久,張俊、呼延通、楊政、翟進四人就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向箕城發起了進攻。
拓俊京真沒想到,蔡仍會如此果斷的就開始攻城了,連他之前答應得那一都沒有遵守,進而有些被蔡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讓拓俊京大感:“麻煩了!”
對於這一戰,拓俊京其實是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打算堅守到金軍增援的時候,最不濟也要堅守到剩餘的十萬高麗西北軍來合兵,然後再跟遼東軍決戰。
然而讓拓俊京萬萬沒想到的是,遼東軍剛一到來,就斷了他的左膀右臂,逼得他隻能踞孤城而守。
而現在,別金軍還沒有出兵的消息,甚至就連那十萬高麗西北軍都還在路上。
這仗怎麼打?
根本就沒法打嘛。
可即便如此,拓俊京還是抱著僥幸的心裏組織箕城中的軍民頑強的抵抗。
然而——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負偶頑抗是根本沒有用的。
僅一一夜,張俊手下的兩員大將趙密和張子蓋,翟興手下的姚仲和關師古,楊政手下的王彥和田晟,就先後衝上了箕城的城牆,而呼延通手下的許世安也將箕城的外牆給轟塌了。
又經過半的攻打,遼東軍徹底占領了箕城的外城,逼得拓俊京不得不帶領軍民進入內牆苦苦支撐。
這時,蔡仍才再派人向拓俊京招降。
得,拓俊京也真是高麗的忠臣。
雖然形勢已經如此明朗,可拓俊京還是砍了蔡仍派去招降的人,仍準備率領內城中的軍民繼續負偶頑抗,他甚至都準備巷戰了。
隻可惜——
拓俊京不可能代表所有高麗人。
見拓俊京有活路不領大家走,一門心思領著大家走死路,立即就有人不幹了,他們找到王僑對他:“陛下,大勢去矣,沒必要再做無謂的犧牲了,您在這個困難的時刻能挺身而出擔任高麗王,已經算是對得起祖宗了,現在您要對得起您的子民和您自己以及您的家人了,此禍非是您惹的,您真沒必要因別人惹的禍而為高麗陪葬。”
看著跪了一地的人,王僑仰一歎,道:“非是孤王怕死,實是不想百姓蒙難啊!”
在這之後,王僑以有大事跟拓俊京商量為借口派人將拓俊京召到了王宮之中,然後派人擒住了拓俊京。
拓俊京見此,哪還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拓俊京掙開眾人,然後朝著開京方向一個頭磕了下去,哭道:“陛下,臣盡力了!”
沒有人知道,拓俊京的這個“陛下”指得是誰?是王俁?是王楷?還是王僑?
現在也有沒人關心拓俊京拜得是誰,因為這已經不重要了。
所有人都衝出去迎接遼東軍、迎接遼東王了。
突然!
也不知是誰,在王宮裏放了一把大火。
今日南風急盛。
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王宮幾乎被付之一炬。
雖然經遼東軍和高麗人的全力救火,可最後整個王宮仍隻剩下三個亭子和內帝釋院廊廡等寥寥數十間宮舍幸免於難。
在這個過程當中,直史館金守雌一個人背著國史,將其埋在山呼亭北,這才使高麗曆代實錄幸免劫難,否則,高麗此亡,可能就要跟很多朝代一樣,湮滅在無盡的曆史長河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