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2 / 3)

宴會接二連三地進行,郭藥師每次都是心謹慎的應對。

比如,郭藥師的酒量本來很大,可他卻每次都推辭自己不勝酒力,隻是象征性地禮節性地抿上一口,適可而止。

而如果是在燕京舉行宴會,郭藥師那真是千杯萬盞何所懼,酒不盡興不辭斛,豪情萬丈。

可在東京汴梁這裏,郭藥師不敢這麼做。

郭藥師清楚的知道,這裏的酒場就是戰場,酒能成事也能壞事。

郭藥師的冷靜與沉穩,給趙宋朝廷的大臣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們無不誇讚郭藥師。

郭藥師在燕京的時候,就聽王安中,汴梁城中的金明池,風光很不錯,當屬京城第一。

郭藥師找了個機會跟蔡攸,他想去看一看金明池。

可金明池是禦園,已過對外開放的日期了。

按常理來,郭藥師在這個時候是看不到金明池的。

不過——

蔡攸卻將此事報告給了趙佶,建議單獨為郭藥師開放金明池,以此顯示對郭藥師額外恩寵,以籠絡郭藥師的心。

趙佶略一思考,:“僅僅開放金明池還不夠,還要表演兩幕水戲,讓他好好觀賞一下。”

蔡攸大喜,很快便返回郭藥師宅邸告訴郭藥師這一喜訊。

郭藥師受寵若驚,萬分感動。

這,蔡攸陪同郭藥師乘馬出城,前去金明池。

金明池坐落在順門外,又叫“別苑”、“西池”、“教池”。

原來,金明池是周世宗為征服南唐訓練水軍而用的一個人工湖泊。

政和年間,趙佶下詔,在此建造了許多亭台樓閣,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將其改造成了一個美麗的皇家園林。

每年三月,園林向東京市民開放。

那時,桃紅柳綠,花舞粉蝶,鸝鳴翠樹,景色迷人。東京市民傾城而出,流連忘返。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日子裏,幾乎每都在金明池演出水戲,還有精彩的龍舟比賽。水岸邊上搭建起一座座臨時彩棚,市民們都在此駐足觀賞。

一進金明池大門,首先映入郭藥師眼簾的就是一座巨型拱橋,橋頭有一座樓台,五殿相連。

蔡攸與郭藥師走上拱橋,蔡攸邊走邊介紹:“這座橋叫仙橋,那座樓台叫寶津樓,咱們就到那裏看水戲表演。”

他們登上樓台,剛剛坐定,樓前的水麵上就飄來一隻船,隻聽船內傳出擊鼓與鳴笛之聲,樂聲相和,很有韻味。

蔡攸:“這叫做樂船。”

不一會兒,音樂停止,又有一隻船悠悠飄來,船上紮著一個彩樓,下有三個門,直接對著水麵。音樂忽而又響起,彩樓中門走出一個木偶,身穿白衣,手持釣竿垂釣。船繚繞一周,木偶釣上來一條活魚,活蹦亂跳的,木偶提著魚進門去了。繼而,又出來一個木偶,手中旋轉著數個白色球。

蔡攸介紹:“這表演的是水傀儡。”

郭藥師:“很有趣,燕京也有表演傀儡戲的,不過那不是在水上。”

那些船走後,又來了兩隻大船,一座秋千立在兩隻船的船尾。

這時,音樂又響起,一個人開始蕩秋千,忽然飄向半空,忽然跌入水中,忽然翻一個筋鬥又回到踏板上。

蔡攸:“這就叫水秋千。”

郭藥師讚聲不絕:“不錯,不錯,這個節目很有水平,見過蕩秋千的,可從來沒見過這樣在水上蕩的。”

看完水戲表演,蔡攸與郭藥師又在園中遊覽了一陣,直到空飄起了零星雨,他們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在東京玩了一段時間之後,郭藥師覺得,東京汴梁城的確是個好地方,但並不適合他長住——他在這裏每都要夾著尾巴做人,很不自在,因此他想回燕京。

第二,郭藥師便去向蔡攸辭別。

蔡攸問:“臨行前,你想不想見一下聖上?”

郭藥師笑了笑,他覺得趙佶對他已經夠恩寵了,不敢再奢求其它,遂:“想是想,可聖上日理萬機,哪有時間見我這樣的人物?”

蔡攸:“你先別走,我進宮去問一問,你等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