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就是除夕了。
這是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年節。
他站在梧桐主峰山頂,看煙雲繚繞,如夢如幻。
兩前,眾人退了排嶺的客棧那方院子,搬到了梧桐山上的宗門駐地。
長安會的位置處於梧桐山主峰半腰,占地頗廣。在葉的規劃中,外麵是長方形的圍牆,各自開有一個供人、貨出入的門。圍牆之內,除了前廳、正廳、內廳、後廳之外,還有多個獨立的庭院。
這些庭院分別具備不同的功能,簡單來,可以稱之兩殿三閣三院。兩殿是傳功殿和刑律殿,三閣為藏書閣、煉器閣、煉藥閣,三院則是戍衛院、外事院、內事院。
另外還有生活區域。
光是他目前設定好的這些,就能想象將來長安會完全修建好之後,會是怎樣一個建築群落。
現在整個長安會總共才七個人,但看他的規劃,可以看出這廝心誌何其高遠。
當然了,要將這些庭院都修建好,絕非短時間的事。因此目前為止,圍牆之內偌大一片地方,僅有幾間屋子而已,空曠得很。
葉看了半晌風景,便回到了宗門之內。
顧琉璃正在找他:“我讓村民們先回去了,等過個三五日再回來。”
和啟陽其他村子對比,梧桐山腳的兩條村子,這個年節無疑會闊綽許多。
“這些事情,你拿主意就好。”
“這些事情我能拿主意,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你來做才行。師父的墓地修好了。”
劉正風的墓地,修在山腰一處風水上佳之地,是早前在排嶺托王執事相請的道士所點。
葉原先打算,是專門修築一間靈堂,將劉正風的骨灰供奉著。後來顧琉璃再三思慮,還是抱著入土為安的想法,提出下葬。葉對這些不上信或不信,不過入鄉隨俗,顧琉璃怎麼,他就怎麼做。
“神主牌也送來了?”
顧琉璃點點頭。
再過一個時辰,就是那名道士所的吉時。
兩人安排徐登文幾人將祭品、紙錢都準備好,又各自回房間沐浴更衣,等時間差不多,便集中起來,從宗門往墓地處走。
長安會要在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下發展,為劉正風下葬,就沒有大肆操辦。葉披麻戴孝,抱著陶罐子走在前頭。顧琉璃與他一樣裝扮,拿著一疊紙錢,邊走邊撒向空,兩行清淚無聲垂落。
蘇玲瓏如今身為長安會長老,於情於理,也一同送劉正風這一程。
徐登文、關同、陳靜秋和葉思禦四人,剛得知長安會前身長生宗的過往,對劉正風自然也是抱著恭敬的態度。
將陶罐埋於墳地之中,葉與顧琉璃親手點燃香燭,領著眾人叩拜,蘇玲瓏躬身行禮,然後再一起把紙錢燒化。
顧琉璃望著跳動的火焰,道:“師父十多年前定居青江,在望山創建長生宗,顯然是將青江看作自己的故鄉。隻是身死之後,卻未能埋骨望山之上,也不知道他在之靈,會如何作想。你如果將來我們真的拿回了長生宗,要不要為師父遷墳?”
遷墳在葉前世所處時代,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講究,何況是這個世界。若無必要,還是不要輕易這麼做好。
葉輕聲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話中另一層意思,唯有他自己才懂。
顧琉璃鼻息輕歎:“希望師父不會責怪我們。”
蘇玲瓏笑道:“我們把長安會發展成下第一大宗門,在各地都開設分舵,那時候處處皆故鄉,無論葬在哪裏,劉掌門都不會責怪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