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剛入仲冬,梧桐各座山峰頂端處的積雪便有數寸厚,山腰往下倒仍一片青翠,是江南少見的美景。
這樣的景致過去曾受許多文人墨客推崇,可惜隨著國祚的更替以及近些年夷人海匪的侵襲,啟陽每況愈下,再無幾個風雅之輩願意到此處來。
應峰上的人對這樣的景致卻是看習慣了。即便是葉、顧琉璃和蘇玲瓏,至少也看過初春時相似的景色。要有誰例外,大概整個應峰,就剩下春夏之交才來到山上的鍾臨風,還有此前從未出過遠門的秦心兩個。
長安會去往安瀾的眾人回歸已經有數日。秦心如今是名正言順的長安會弟子的大師姐,自然也隨著葉他們回來。她來到山上第一件事,便是每拉著林詩雲和鍾臨風一同跑山頂。葉在蘇玲瓏那確定過,知道暗地裏有高手護衛秦心安全,因此也不去拂那丫頭的興致,放三個女生盡情去浪幾。
實際上他這幾也沒有閑暇去理會。
論武大會地榜爭奪戰的選拔階段圓滿結束,減去因故退賽者,最終出線的共計六十六人。其中修為達四品者有二十,五品者三十九,六品者僅七。
這樣的數目與比例可以跟往屆情況相差不大。
由於地榜爭奪戰選拔階段第二輪是在各戰區內循環比武,所以別看四品武者幾乎在五品和六品麵前占盡優勢,但存在不屑以強欺弱、同四品武者間的互相較勁、勢均力敵之戰後受了傷無力為繼、出乎意料或輕敵被以下克上、分區不平衡和規則限製等種種因素,實際出線者曆來就是五品最多,四品次之,六品最少。
然而總的數目和比例正常,卻不代表別的方麵也正常。例如那出線的七名六品武者裏,居然有半數來自同一家宗門,這一下子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葉根據各自情況、具體形勢還有規則許可,製定了充滿功利性的出線計策,使得長安會參賽的人,特別是包括陳靜秋和葉思禦兩個在內,全都有驚無險晉級到了正式爭奪地榜星位的第三、也是最後階段,這連他自己也感覺像做夢一般難以置信。即便這尚且不是最終結果,可消息一傳回啟陽,照樣引起了整個啟陽武林的震驚。
下武者數以千百萬計,三十歲之前就達到四品修為的青年武者不足一千,五品應為七千左右,六品約能有近十萬人。不過除去修為終生止步於此以及再一兩年便踏入而立的那些,稱得上青年才俊的估計也就那真正驚才絕豔的兩三百人。因此好多人有自知之明,若無必要,並不會去爭奪什麼七十二地煞星位,省得在當時或未來丟人現眼,徒惹笑話。
卻也恰恰基於這點,又愈加彰顯打入“決賽圈”之人的不同凡響!
如果此前的啟陽各家宗門,一直在用“名副其實的二流勢力”這種定位看待長安會,那在上述這種認知習慣下,在葉眾人帶著百分之百的出線率暫時回師應峰後,他們好一部分人便頓時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