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間}
萬古時代末期,經過那場由域外真神發起的“怒”,顥域內的強者已所餘寥寥。那些幸存者忽然意識到,隻有百族團結於一處,在未來的巔峰對決之時,才可能降低被滅族的風險。於是,有先見的種族由最初的試探性接觸,到最後百族終於坐於一處,共商對抗外域強敵之策,其間幾經波折。上古聖人有言:“相約風雨百年,滄桑一笑,大道可期,實乃後世之福,人間樂事。”
人族所珍藏的《曉蒙卷》中有這樣一段記述:“阿達出冬堰,阿嬤做鹽酥。慧妙地遠,十年複得見。”此中的慧妙地,指的便是融靈先祖為後人創造的隱身之地,也是一處道法領悟的極境聖殿,上古聖人稱其為“知域”。而卷中所述便是一個孩子在回憶父母相隔無限時空而不得見的苦楚。同時,讓我們從中得知,那個時代,一個人從一出生便擔負著拯救後世的使命,一代複一代,永無止盡。
可是,凡人畢竟是凡人,“曉蒙卷”便是上古後期的行呤聖人遍訪先聖故地後記錄下來的見聞集錦。
至於後麵還有“靈境信幽絕,孤魂燈下厭。”講的一女子於燈下幽怨,待你十載歸來,我已人老珠黃雲雲,這也算是孩子在體會母親的心情。後麵至悲之語,不提也罷。麵對至強之敵,舉域皆兵,不能不太古是一個充滿悲傷的時代。
至於那處極境之地,至今也無書卷記載。隻有上古之人的猜測,有聖人是四域、也有人是五域,事實上隻有玄族的那個混血精靈所最為接近真實。
“入慧妙十三門,可至十三極境,域界化至虛,一切皆為神族及域外異族之故。入虛境者,靈魂必然擁有顥域之本源印記。本源印記隻是上古之人所賦予的法,實際上卻是融靈族的混沌印記。玄族人本是域外來者,不可能入得慧妙之門。而玄雲歌卻具有精靈族血脈,這其中不言自明。至於後來,玄族的老怪們無論如何都弄不清為何自身被排除在知域之外,最終隻能選擇放棄,那是後話。
傳上古初年,有一位域外來者,入得顥域之後,連訪世間多處奇地,最後以大量精血獻祭虛空,被賜予了混沌印記,算是取得了虛空之靈的默許。因此,他方才得入至幻之門,自那以後便隱世不出。
事實上,便是那人現世,世人又如何識得他?相傳入至幻必得幻化之妙。
話太古末期的融靈族先祖在隕落之時,以執念之力封印了耗費數百萬年建造的慧妙之門,至虛至幻之境,便是神族也束手無策,最終無奈退去。先祖們的執念經過千萬年的蘊育,最終,道跡顯現,那執念化為無數虛靈。在這域界之中,虛空之靈無處不在,他們在默默的守護著這個美麗的生命圍欄。
然而,有一日,大道之力的驟然缺失,已沉睡數萬年的執念之主猛然驚醒。他意識到,這方域再不可能如往昔一般寧靜。充滿未知的未來,也許是內憂、也可能是外患。因為虛空之靈在那一刻,忽然變得莫名強大,若是一失手,便有可能令一片地徹底化成虛無。
那一日,強大的執念之主俯視東南大陸淡淡道:“虛空之子們,都歸隱吧。到你們的化身之地,那裏才是你們應該存在的地方,這片域的生靈已經無需護佑。萬道之象已現,未來的無限光陰之後,大道之基自然可成。我們該做的,隻能是隱去,或許棄之不顧才是真正的守護。強大需要付出代價,你們看沙漠中那位老友,他已然分不清何為幻、何為真。”執念之主笑了笑,轉而隱沒於虛空之中,留給這個域界的隻是一聲歎息。